|
综合 |
13 |
3/13 |
2
|
3
|
4
|
>
|
>| |
|
|
PDF版 |
|
|
|
□ 本报记者 蒲晓磊
6月7日,《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草案)》(以下简称《决议(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受国务院委托,司法部部长唐一军对《决议(草案)》作说明。 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新发展阶段,迫切要求进一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夯实全面依法治国的社会基础,有必要在2021至2025年开展全国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 唐一军指出,“八五”普法工作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服务“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以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为目标,以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重点,以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实效性为着力点,完善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等普法责任制,以高质量普法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普法工作 在新时代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指导地位,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唐一军指出,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新发展阶段全民普法工作。 《决议(草案)》要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民普法全过程和各方面,引导全社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必须坚持重点突出内容有所侧重 当前,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必须坚持重点突出、内容有所侧重。 《决议(草案)》要求,深入宣传宪法和宪法相关法、民法典以及与促进高质量发展和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全社会树立权利与义务、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相统一的观念。 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 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是全民普法的主要目标,也是补齐全面依法治国短板的迫切要求,必须突出重点对象,分层分类指导。 《决议(草案)》提出,以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为重点,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完善激励制约机制,形成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正向效应,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体系、国民教育体系、社会教育体系。重点抓好“关键少数”,发挥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领导干部自觉行为和必备素质。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教育引导青少年从小尊法守法,注重分层分类开展法治教育,让尊法守法成为全社会的生活方式。 要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 坚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是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一条宝贵经验。 《决议(草案)》要求,深化法治乡村(社区)建设和专项依法治理,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提高全社会应急状态下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促进依法行动、依法行事。坚持依法治理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有机结合,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活动,大力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着力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普法工作要紧跟时代,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 《决议(草案)》要求,注重在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过程中开展实时普法,把普法深度融入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全过程,加大以案普法、以案释法力度,充分运用社会力量开展公益普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精准普法,提高普法产品供给质量。坚持集中宣传教育与经常宣传教育相结合,把普法融入法治实践、基层治理和日常生活。 加强党对全民普法工作全面领导 以高质量普法推动高质量发展,《决议(草案)》提出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党对全民普法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党的领导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不断创新完善工作机制,有效统筹资源力量。 《决议(草案)》要求,坚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推进全民普法工作,进一步完善普法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进一步完善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面落实普法责任清单制度,促进各责任主体履行普法责任,推动形成全民普法工作新格局。要求加强监督检查,强化激励制约,保证决议得到贯彻落实。《决议(草案)》还提出,研究制定法治宣传教育法,为全民普法工作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本报北京6月7日讯
|
“八五”普法决议草案提请审议
|
以高质量普法推动高质量发展
|
|
|
|
( 2021-06-0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
□ 本报记者 蒲晓磊
6月7日,《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草案)》(以下简称《决议(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受国务院委托,司法部部长唐一军对《决议(草案)》作说明。 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新发展阶段,迫切要求进一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夯实全面依法治国的社会基础,有必要在2021至2025年开展全国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 唐一军指出,“八五”普法工作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服务“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以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为目标,以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重点,以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实效性为着力点,完善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等普法责任制,以高质量普法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普法工作 在新时代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指导地位,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唐一军指出,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新发展阶段全民普法工作。 《决议(草案)》要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民普法全过程和各方面,引导全社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必须坚持重点突出内容有所侧重 当前,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必须坚持重点突出、内容有所侧重。 《决议(草案)》要求,深入宣传宪法和宪法相关法、民法典以及与促进高质量发展和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全社会树立权利与义务、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相统一的观念。 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 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是全民普法的主要目标,也是补齐全面依法治国短板的迫切要求,必须突出重点对象,分层分类指导。 《决议(草案)》提出,以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为重点,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完善激励制约机制,形成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正向效应,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体系、国民教育体系、社会教育体系。重点抓好“关键少数”,发挥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领导干部自觉行为和必备素质。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教育引导青少年从小尊法守法,注重分层分类开展法治教育,让尊法守法成为全社会的生活方式。 要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 坚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是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一条宝贵经验。 《决议(草案)》要求,深化法治乡村(社区)建设和专项依法治理,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提高全社会应急状态下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促进依法行动、依法行事。坚持依法治理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有机结合,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活动,大力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着力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普法工作要紧跟时代,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 《决议(草案)》要求,注重在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过程中开展实时普法,把普法深度融入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全过程,加大以案普法、以案释法力度,充分运用社会力量开展公益普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精准普法,提高普法产品供给质量。坚持集中宣传教育与经常宣传教育相结合,把普法融入法治实践、基层治理和日常生活。 加强党对全民普法工作全面领导 以高质量普法推动高质量发展,《决议(草案)》提出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党对全民普法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党的领导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不断创新完善工作机制,有效统筹资源力量。 《决议(草案)》要求,坚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推进全民普法工作,进一步完善普法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进一步完善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面落实普法责任清单制度,促进各责任主体履行普法责任,推动形成全民普法工作新格局。要求加强监督检查,强化激励制约,保证决议得到贯彻落实。《决议(草案)》还提出,研究制定法治宣传教育法,为全民普法工作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本报北京6月7日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