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学院
13 9/13 8 9 10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陈兴良和他的“伏虎十三经”
· 中国伦理学会法律伦理专业委员会
在北京师范大学成立
· 上海“红色文化”
金字招牌越来越亮

上海“红色文化”
金字招牌越来越亮

( 2021-06-0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学院
  《新民周刊》第1136期文章《上海的底色,是红色的!》中写道:自2016年以来,上海擦亮“红色名片”,打响“上海文化”品牌,让一批革命旧址修缮开放,一批展览展陈功能提升,上海“红色文化”的金字招牌越来越亮,“党的诞生地”成为上海的鲜亮名片。
  其中,上海重点推进“一馆五址”的保护利用。“一馆五址”具体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预计7月1日前正式开馆;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1928-1931年)分别于2020年7月1日和10月1日完成文物修缮和临展布置;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于2019年底完成文物修缮,已于5月10日正式开馆;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阅文处)旧址、中共中央特科机关旧址,目前正在进行修缮收尾和展陈策划布置。据统计,过去3年,上海先后修缮了茂名路毛泽东旧居、张闻天故居、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旧址、团中央机关旧址、宋庆龄故居、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等15处重要革命史迹。
  为了强化红色资源保护的制度保障,上海积极推动立法,对重要红色旧址、遗址设置保护标识,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保护力度。
  (赵珊珊 供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