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学院
13 9/13 8 9 10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陈兴良和他的“伏虎十三经”
· 中国伦理学会法律伦理专业委员会
在北京师范大学成立
· 上海“红色文化”
金字招牌越来越亮

中国伦理学会法律伦理专业委员会
在北京师范大学成立

( 2021-06-0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学院
  本报讯 记者蒋安杰 5月29日,中国伦理学会法律伦理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师范大学成立,首届法律伦理论坛同时举行。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和企业界的100多名会员代表出席会议。在法律伦理专业委员成立大会上,选举产生了领导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院长张远煌教授当选首届法律伦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作为规范社会行为的基本方式,在国家治理中都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道德才有可靠制度支撑。”
  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伦理协同发力。为了从机制上进一步促进法治与德治的有机融合,使德治在社会治理实践中更好发挥作用,由北京师范大学刑科院和法学院作为牵头筹备单位,联合全国伦理学界、法学界、法律实务界以及企业界近70家代表性单位,经过近两年的积极筹备,在各方大力支持和努力下,法律伦理专业委员会得以正式成立。
  法律伦理专业委员会,作为国家一级学会中国伦理学会新的二级研究会,将遵循法律法规要体现鲜明道德导向的基本原则,促进伦理学与法学的交叉融合,提升法律伦理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推动法律伦理队伍建设,加深对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国家治理理论体系的认知,提升我国法律伦理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的水平。法律伦理专业委员会将立足于重大现实需求,主要围绕企业合规与商业伦理、法律职业伦理和法律伦理哲学三大领域组织开展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活动,以此拓展法律伦理的学术研究视野与实践应用场域,助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
  张远煌表示,中国伦理学会法律伦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将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搭建伦理学、法学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实务研讨的平台,聚合相关方面的力量共同推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研究和实践。同时,随着法律职业伦理被设置为法学专业的10门核心课程之一,加强法律伦理研究,也有助于法律伦理学科建设,将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充分融入法学教育中,进一步全面提升我国法科人才的培养质量。
  首届法律伦理论坛分主题报告与主题发言两大环节,围绕合规文化与商业伦理建设、法律职业伦理前沿问题、律师与司法伦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等议题展开了热烈并富有建设性的研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