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地方新闻
13 11/13 10 11 1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岗位上体现行动中落实教育整顿成果
· “三聚焦”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安全发展
· 拉回“悬崖边的孩子”
· 北京监狱(戒毒)系统监管场所恢复现场会见
· 安徽发布年度“法治为民办实事”十大项目
· 郴州宜章交警联手教育部门共创平安校园

“三聚焦”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安全发展
浙江云和检察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护航地方特色产业

( 2021-05-2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本报记者  陈东升
  □ 本报通讯员 章锣锣

  “感谢检察机关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帮了我们一把。”近日,企业代表王存金在浙江省云和县人民检察院召开的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征求群众意见座谈会上说道。
  近年来,云和县检察院不断强化中心意识,立足法律监督职能,以“三聚焦”模式,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护航地方特色产业、保障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职能作用,为当地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聚焦法律服务
  2017年,云和县检察院率先在县工业园区建立全市首个检察机关服务非公企业工作联络站,以“1+x”模式,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犯罪预防、依法维权等“定制式”法律服务。
  王存金所说的企业难关发生在2020年疫情期间,企业因法定代表人赌博涉罪陷入困境。依托联络站事先建立的企业档案,检察官通过走访商户及主管部门,全面开展企业经营风险评估。“作为云和、景宁两县唯一的新能源供应企业,合作商户有400余家,法人获刑,企业将面临关闭。”该案的公开听证会上,检察官将情况向参会代表进行了详细介绍,积极寻求“解题”的最佳方案。最终结合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企业实际困难等,检察机关对该案作出相对不起诉处理,企业很快复工复产。
  联络站不仅是企业的“贴心人”,也是企业员工的“老娘舅”。站点设立不久,26名被拖欠工资的企业员工走进联络站。面对企业负责人的破罐子破摔,承办检察官与公安、法院、劳动监察部门多次开展释法说理,做亲属工作,最终9万元工资如数发到员工手里。
  以联络站为支点,2017年以来,云和县检察院先后出台服务企业相关制度10余个,并在全市率先出台《涉企案件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规定》,并定期举办“小班化”普法培训,以“线上+线下”模式,向企业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依托“党建+法治”,落实“一企一策”制度,30余名党员干警一对一对接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60余个。
聚焦特色保护
  云和县享有“中国木制玩具城”荣誉称号,木玩产业是县域内的第一支柱产业。近3年来,木玩产品专利授权量达4000余件。聚焦本地企业特色,云和县检察院与公安、市场监管部门构筑“三位一体”保护体系,定期开展专项监督、专项检查,推动政府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为木玩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织起保护网。
  “目前我们已有18件产品在原创木玩产品备案系统登记,一旦发生侵权,这将是我们的有力证据。”在回访被侵权企业浙江丹妮婴童用品有限公司时,企业负责人毛凤鸣对检察官说。
  2018年以来,立足法律监督职能,依托与县市场监管局的通报机制,云和县检察院通过引入专家“外脑”、召开公开听证会等成功办理了两起侵犯丹妮公司注册商标案,依法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立足依法办案和专题调研,云和县检察院就原创木玩产品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向政府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出台了《云和县木制玩具原创产品登记备案制度》。制度出台后,县政府投入40余万元搭建云和县木制玩具原创产品登记备案系统。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对产品进行备案登记,木玩协会则负责终端管理。如今,打开该系统,备案的原创木玩产品已达900余件。以法治推动行业自治,两起案件分别被评为2018年度浙江省检察机关立案监督十大优秀案例和2019年度全国检察机关保护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聚焦风险化解
  “我们要持续重点关注企业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着力推动社会、政府部门共同抵御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危机。”在2021年全院非公工作部署会上,检察长吴剑锋表示。
  在一起因交易废铁引发的虚开增值税发票案中,检察官敏锐地发现云和阀门行业存在涉税法律风险。通过实地走访和风险分析,检察官建议辖区阀门企业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多次组织会商,促进税务部门加强监管力度;主动向县经商局发出检察建议,推动县政府出台《云和县鼓励阀门行业废旧金属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暂行办法》,实行对县内废旧金属回收企业的优惠政策,从原材料供应上为企业排除涉税犯罪隐患。
  从个案办理放眼整个行业发展,云和县检察院以依法办案为基点,以检察建议为支撑,在专项资金申请、环境污染预防、招工用工等10余个方面帮助企业排除法律风险点,办理公益诉讼案件40余件,真正为企业垒起了一道道安全发展的“防火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