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政法调研
9 5/9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五力”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 学习英模担使命 铭记初心铸警魂
· 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案
· 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实现追赶超越

“五力”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 2021-05-2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调研
  李建阳 云南省昆明市委常委、 政法委书记
  近年来,云南省昆明市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有利契机,勇于探索创新、奋力攻坚克难,探索具有昆明特点、边疆特色、时代特征的市域治理“昆明路径”。
  坚持党建引领聚合力,激活市域社会治理“主引擎”。一是党委统筹高位推。成立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双总指挥长的试点工作总指挥部,下设由市级领导担任分指挥长的17个分指挥部。同时,将市域社会治理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进市域治理的强大优势。二是党建牵引同发力。把党建融入到市域社会治理的每一个单元、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要素,全面构建“党建+社会治理”工作格局,实现“条、块”融合互促,组建居民小区党支部829个,打造99家“红色物业”品牌,推动市域社会治理同心同向、同步发力。三是党群协同齐力抓。建成698个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联动平台,推动“组织联建、党建联抓、党员联管、活动联办、资源联享、服务联做”,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坚持多元共治添活力,加固市域社会治理“联动轴”。一是构建社会联动体系。创新组织管理和联络动员机制,建立协商民主“五议工作法”(提议、合议、群议、决议、评议),搭建“网络议事厅”“居民议事会”等民主协商平台,拓宽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明确资源、需求、项目“三个清单”,推动形成社区统筹项目、社会组织承接服务、专业社工团队具体实施的工作体系。二是打造社会共治平台。搭建村民代表会议平台、基层协商共治平台、公共资源共享平台、社会组织服务平台、治理能力提升平台、矛盾纠纷调解平台等工作平台,全方位承接各方力量参与市域社会治理。建成社会工作服务站534个,志愿服务工作站25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3000余个,有力推动了“共建共治共享”目标落地。三是建强社会“平安细胞”。持续拓展平安建设的广度,深入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社区)、平安单位等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建成平安校园510个、平安市场117个、平安小区629个、平安商会77个等一批“平安细胞”,实现积小平安为大平安。
  坚持厚植基础强实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硬底盘”。一是做强治理基础。选优配强140名乡镇(街道)政法委员,落实经费保障,确保基层社会治理有人抓、有人管。推动社区标准化建设,实现社区公共服务事项一站式受理、全人群覆盖、全口径集成和全区域通办,形成党建区域化、自治单元化、服务精准化、管理精细化、动员社会化“五化协同”的社区治理格局。二是做实综治中心。着眼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完善综治中心工作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整合城市管理、民政、信访、司法等资源,打造社会治理一体化实战平台,实现市域社会治理“一中心统筹”。三是做精基层网格。突出标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推动网格力量整合,建立拓宽范围“延伸管”、单位履责“协助管”、社区居民“自主管”、干部下沉“兜底管”的“全科网格”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实现市域社会治理“一张网统管”。
  坚持问题导向提能力,畅通市域社会治理“高速路”。一是安装维护稳定的“减震器”。引入第三方参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建立解决群众诉求“四级联动”机制,构建“府院联动”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新机制。探索建立安保风险评估运行机制,实现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党的十九大、历届南博会等重大安保维稳任务零失误。建立在线矛盾纠纷化解平台,畅通“线上+线下、现场+远程”矛盾化解双渠道,人民调解成功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二是铺就法治保障的“快车道”。设立自贸区昆明片区诉讼服务及多元解纷双中心,成立昆明国际商事仲裁服务中心,市、县、乡三级法律顾问配备实现100%全覆盖。组织157家律师事务所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907次,出具法律意见书1112份,法治化营商环境更加优化,获评2020年“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三是系牢社会治安的“安全带”。圆满完成扫黑除恶三年目标任务,打掉涉黑组织23个、涉恶犯罪集团(团伙)119个,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创新病残吸毒人员集中收治的“昆明模式”,收治总量居全国第一。组建“春城骑警”,加强群防群治。2020年,全市刑事警情同比下降33.29%,实现225天“两抢”警情零接报,昆明市公共安全感指数跃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
  坚持科技支撑增动力,优化市域社会治理“加速器”。一是强化数据运用。成立昆明市数据经济局和大数据管理局,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新业态与市域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着力构建“一屏知全城、一网管全局”智慧城市治理模式,为市域治理注入强大的科技动力。二是强化智慧安防。研发建设物联网电动自行车智能管理系统,找回被盗电动自行车1.8万余辆,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7300余万元。成立反电诈中心,劝阻电信诈骗17.7万起,保护群众财产53.63亿元。建成“智慧安防小区”2372个,全市90%以上物业小区实现零发案。三是强化信息服务。布建29个警务自助超市,设置109台警务一体机,全天候提供便民服务。率先开展“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1815个,实现法律服务的便捷化和智能化。
  回溯昆明市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离不开省委的领导和社会各方的参与、关心、支持。我们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的“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的谆谆教诲,践行初心使命,奋力拼搏攻坚,推动昆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开新局、谱新篇,为护航昆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保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