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大视窗 |
13 |
6/13 |
5
|
6
|
7
|
>
|
>| |
|
|
PDF版 |
 |
|
|
规范的盲道等无障碍设施建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的文明进步水平。对于盲道等无障碍设施建设,很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政策、标准,力图为残疾人打造全方位无障碍社会。 日本: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日本便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无障碍设计进行约束。2000年制定的《交通无障碍法》明确,日本国内的交通建设要满足残疾人的出行权,并对盲道的设置有了统一的规范要求。2001年日本国家产品评价技术机构发布了《视觉障害者诱导盲道凸起的形状及尺寸》,对全国盲道的规格进一步标准化,将无障碍环境建设推广到为一般民众服务。 英国:英国1995年颁布的《反残疾歧视法》,为残疾人出行扫除障碍。例如,该法要求,所有新的公共交通工具包括火车、汽车和出租车都必须为残疾人提供必要便利设施;所有出租车司机不得拒绝残疾人携带导盲犬或其他助残犬上车,也不得为此额外收费。 美国:1961年,美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无障碍标准》。1990年,美国制定了《美国残疾人法》,明确并全面禁止对残疾人的歧视,并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进行了强制性规定,将无障碍工作正式纳入法治化轨道。如今,美国对于盲道铺设采取了更加灵活的做法,大部分地段不铺设行进盲道,仅在路口等关键地带铺设“可触知警示”地面。正常行进中,视障者可以沿墙面、绿化带边缘、路缘石和隔离带行走。这种做法在对盲人进行有效引导与规避危险的同时,也减少了盲道对普通行人的干扰。 瑞典:瑞典虽然没有一部综合性的残疾人保障法,但有关维护残疾人权益的规定在各相关法律中都有所体现。为了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像普通人那样生活,在进入21世纪后,瑞典政府制订了一个《从病人到公民》的全国行动计划,并经议会讨论通过,使其成为一个对全国残疾人工作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法律文件。该计划提出,在公共事业部门推广无障碍设施建设,尽快实现让所有的人在进入全国所有公共建筑和公共场所时没有任何障碍,并让所有的人在获取公共信息方面不再受到限制。 本报记者 蒲晓磊 整理

|
|
他山之石
|
|
|
|
( 2021-05-1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人大视窗 |
|
规范的盲道等无障碍设施建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的文明进步水平。对于盲道等无障碍设施建设,很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政策、标准,力图为残疾人打造全方位无障碍社会。 日本: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日本便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无障碍设计进行约束。2000年制定的《交通无障碍法》明确,日本国内的交通建设要满足残疾人的出行权,并对盲道的设置有了统一的规范要求。2001年日本国家产品评价技术机构发布了《视觉障害者诱导盲道凸起的形状及尺寸》,对全国盲道的规格进一步标准化,将无障碍环境建设推广到为一般民众服务。 英国:英国1995年颁布的《反残疾歧视法》,为残疾人出行扫除障碍。例如,该法要求,所有新的公共交通工具包括火车、汽车和出租车都必须为残疾人提供必要便利设施;所有出租车司机不得拒绝残疾人携带导盲犬或其他助残犬上车,也不得为此额外收费。 美国:1961年,美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无障碍标准》。1990年,美国制定了《美国残疾人法》,明确并全面禁止对残疾人的歧视,并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进行了强制性规定,将无障碍工作正式纳入法治化轨道。如今,美国对于盲道铺设采取了更加灵活的做法,大部分地段不铺设行进盲道,仅在路口等关键地带铺设“可触知警示”地面。正常行进中,视障者可以沿墙面、绿化带边缘、路缘石和隔离带行走。这种做法在对盲人进行有效引导与规避危险的同时,也减少了盲道对普通行人的干扰。 瑞典:瑞典虽然没有一部综合性的残疾人保障法,但有关维护残疾人权益的规定在各相关法律中都有所体现。为了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像普通人那样生活,在进入21世纪后,瑞典政府制订了一个《从病人到公民》的全国行动计划,并经议会讨论通过,使其成为一个对全国残疾人工作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法律文件。该计划提出,在公共事业部门推广无障碍设施建设,尽快实现让所有的人在进入全国所有公共建筑和公共场所时没有任何障碍,并让所有的人在获取公共信息方面不再受到限制。 本报记者 蒲晓磊 整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