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经纬
13 8/13 7 8 9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专家建议用法律手段为快递价格战降温
· 提交虚假地理位置标注竟然可以通过审核
· 上海金山警方推进“五小工程”暖民心

科技赋能推动基层勤务改革
上海金山警方推进“五小工程”暖民心

( 2021-05-1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经纬
  □ 本报记者   余东明
□ 本报见习记者 张海燕

  沙滩白云、马术表演……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位于上海金山的城市沙滩成为热门景点,单日游客量超过3万人。整个假期,这里未发生一起重大治安案件,停车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相关投诉量也未上升。这背后离不开金山警方践行的“五小工程”。
  所谓“五小”,即“破小案、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除小患”,当好为民服务的“贴心人”。
  刚买的抽油烟机不翼而飞,全先生立刻向象州路派出所社区民警高剑君求助。经调查发现,是同小区的一名老人“顺手牵羊”。找到老人后,高剑君劝说老人归还物品,但油烟机的小配件已被弄丢,于是他现场展开调解,最终老人愿意买下全先生的油烟机,并当面道歉。
  象州路派出所所长陈技曾经有一段当刑警的经历。他告诉《法治日报》记者,近年来,侵财类案件等小案愈发成为影响群众安全感的重要因素。
  “以往一些民生类小案因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被定为治安案件,警力和资源投入相对不足,会出现结案率较低的情况,有部分群众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甚至选择不报案。”陈技说。
  为此,金山公安分局提出“破大案不忘破小案、把小案当大案办”,着力从小案件出发,打破了治安案件与刑事案件之间的界限,不断强化接报受理、先期勘查、侦查办理、追赃挽损等环节,切实减少群众损失。
  金山公安分局还在制度层面提出“五个必须”要求,即接群众报案后,必须对符合治安案件条件的“应受尽受”;必须进行一次现场实地走访,了解案件原委;必须对是否存在潜在矛盾纠纷进行一次甄别,避免“小案”升级;必须真正做到案结事了;必须及时将处理结果告知报警人、被害人。
  此外,面对随时可能爆发的小忧小患,象州路派出所社区民警联合社区联防联控力量定期上门进行治安防控宣传,对店主进行普法教育,防止顾客饮酒过多聚众滋事,扰乱社会治安。
  据悉,上海公安全面推进社区警务改革,完成“一居一警”“一村一警”配置,让社区民警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全面掌握辖区基本情况,进一步夯实公安基础。
  象州路派出所还专门成立“警情降压”专班,对社区民警入户宣传、隐患排查、警情处置等工作进行专项推进,通过制度方式进行硬规范,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为了让社区民警更好地胜任工作,金山公安分局研发应用“群防力量联勤联动平台”,这一数据平台打通了公安、综治、网格协同处置渠道,组建全天候响应的物业应急联动队伍和居委会平安志愿者队伍,推动协同治理、全民安防和精准警务模式紧密衔接。
  “喂,王阿姨你好啊,吃过饭了吗?”社区协管员周琪接到孤老王阿姨的电话后,电话那头却言语不清,气息微弱。于是周琪立刻与社区民警、居委会联系,并前往王阿姨家中查看,发现老人已经陷入昏迷,他们赶紧将老人送往医院抢救。
  在象州路派出所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约占常住人口的一半,子女也多离家在外。经统计,目前大约有1800多名独居老人。派出所联合相关单位自主研发“独居老人智能关怀系统”,利用辖区警务室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足不出户即可实现公安户政业务,通过这些小事,民警成了群众的自家人,警民关系更加融洽。
  像这样的“办小事、帮小忙”,在金山公安系统已经蔚然成风。自实施一线综合执法以来,基层民警变身“全科警察”,他们不仅承担着交通、巡逻等职能,更是社区平安建设的组织者。
  有群众反映,部分道路标志不清、上下学交通拥挤、停车资源紧缺,公安机关展开隐患排查和优化整改,通过道路设施“小改小革”提升通行效能。
  有的小区周边有人向老年人推销非正规电子治疗器械、高价保健品、非法金融类产品等,公安机关一旦发现并掌握相关线索,就马上会同区相关部门开展联合调查,准确定性,及时查处。
  基层派出所全部建设“综合窗口”,户政、治安、出入境、交管等高频业务可一窗办理,实现群众办事从“找警种”到“找警察”的转变。
  “随着政法系统教育整顿进入深水区,‘五小工程’将在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树立政法队伍新形象方面产生更深远的影响。”金山公安分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入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形成“人民警察为人民、人民拥护爱戴人民警察”“警民鱼水一家亲”的良好社会生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