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经纬
13 8/13 7 8 9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专家建议用法律手段为快递价格战降温
· 提交虚假地理位置标注竟然可以通过审核
· 上海金山警方推进“五小工程”暖民心

地图App含错误虚假信息引关注记者调查发现
提交虚假地理位置标注竟然可以通过审核

( 2021-05-1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经纬
  □ 本报记者  韩丹东
□ 本报实习生 苏欣雨

  近日,有知情人士反映,在地图App搜索“法治日报广告部”居然出来的不是法治日报社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甲一号),而是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西大望路12号大望写字楼402室的这个地址。
  为何用地图App检索地址会查到错误的地址?地图运营商是否需要保证地图地址的准确性?地图运营商提供了错误的地点信息是否需要承担一定责任?带着这些疑问,《法治日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搜索地址屡次出错
新增地点审核简单

  记者打开腾讯地图App,以“法治日报广告部”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只显示了一个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西大望路12号大望写字楼402室,并标注有电话。然而,此电话并非法治日报广告部的官方电话。
  之后,记者又在其他地图App上进行检索,发现百度地图App、搜狗地图App均显示为北京市朝阳区西大望路12号大望写字楼402室。其中,百度地图App在地址后标注“推测位置”字样。在高德地图App上,则没有检索到任何结果。
  记者决定尝试自行添加新地点位置,以高德地图App、百度地图App、腾讯地图App为操作对象,了解新增地点信息的审核情况。
  记者发现,高德地图App、百度地图App、腾讯地图App的“上报”功能中,均有“新增地点”和“新增商户”这两项新增地理位置信息的功能,以供用户自主添加新地点。
  3个地图App的“新增地点”功能需要填写的信息包括:“地点名称”“地图位置”(通过GPS自动定位,也可手动调节)“门脸照片”和“联系方式”。
  关于“新增商户”这项功能,除了以上“新增地点”所要填写的基本信息外,还需要提交“营业执照”和商户的“身份证照”。此外,3个地图App均有类似“免责声明”的条款。
  在记者上报了一个虚构的店铺地点信息后,3个地图App的审核情况大致如下:
  腾讯地图App的审核反馈最快。记者于4月3日20时15分发送上报申请,腾讯地图App于当日20时24分反馈了结果,结果为“已上线”,并可通过地图进行导航。通过短短9分钟便上线了一家店铺的地理位置信息,其间记者没有收到任何核对的信息或电话。
  高德地图App于次日上午通过电话直接与记者核实新增店铺地点的具体信息。高德地图App工作人员询问记者:“店铺是底商还是在单元楼里面?”记者回答在单元楼里后,工作人员又询问了具体的单元和入口的具体位置信息,之后便表示店铺位置可以上线。记者询问店铺是否需要提供营业执照或身份信息时,工作人员回答:“我们只需要核对您店铺的准确位置,都不需要上传营业执照。”最后,工作人员仅确认了位置信息,便将该店铺的地理位置上线。
  百度地图App同样于次日以短信形式反馈了审核信息。结果显示新增的店铺地点信息被驳回。记者与百度地图App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工作人员表示:“新增的地点如园区、公司、店铺或商铺,提交的照片需要悬挂式的门头招牌;如果没有悬挂式招牌的,则需提交园区内、地点内、公司内等明确标注与新增地点名称一致的吧台信息,这种才可以作为有效的信息来提交。如果这两种形式都没有,则无法保证新增店铺地点信息审核通过。”在问及是否需要营业执照时,工作人员回答:“新增标注店铺地点信息不需要营业执照。如果后续需要管理、装饰您的店铺,比如在百度地图App上发布公告信息、活动图片、评论、营业时间等信息,则需要提交营业执照。”记者还了解到,百度地图App对新增地点的审核是人工审核。
  实验结束后,记者让上述3家地图运营商取消了刚上线的虚构的店铺地点信息。
报错处理效率偏低
商家负有更改义务

  记者发现,百度地图App在“法治日报广告部”导航的后方用括号注释了“推测位置”。记者致电询问原因后,工作人员表示:“此信息为地图数据信息,可能是相应的热心用户同样进行了纠错提交,但还没有进行进一步核实。”
  于是,记者于4月3日向百度地图App上传了“法治日报广告部”的地点报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报错的处理时效是一个工作日内给出处理结果,但记者在一个工作日内并未收到任何反馈。记者再三致电询问后,工作人员表示会尝试记录上报信息,对接相应审核工作人员,相应的处理流程无法透露且无法保证结果。直至4月10日,百度地图将错误地址删除。
  对此,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指出:“地图商家负有对错误、虚假地点予以更正、删除的义务。”
  根据《地图管理条例》第五十四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使用未经依法审核批准的地图提供服务,或者未对互联网地图新增内容进行核查校对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2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测绘资质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上海市政协常委、协力律师事务所律师游闽键说:“若代理商提供的错误、虚假地址涉及侵权,可要求运营商删除侵权位置信息。运营商拒不删除的情况下,可能与代理商一起承担连带责任。”
实行地图审核制度
新增信息务必核查

  对于地图App商家是否有对用户新增地点信息进行审核的义务,郑宁表示:“地图管理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也涉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因此我国有严格的地图管理制度。”
  郑宁指出,根据《地图管理条例》第十五条,国家实行地图审核制度;根据《地图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应当使用经依法审核批准的地图,加强对互联网地图新增内容的核查校对,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因此,地图App商家作为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有义务对地图新增内容进行核查校对,涉及合法性、真实性等方面。”郑宁说。
  地图商家上报错误、虚假地点信息是否违法?郑宁认为:“故意上报错误、虚假信息,可能违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等内容的信息。”
  此外,郑宁强调:“如果地图App商家没有尽到审查责任,免责声明不能使得商家免责。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该格式条款无效:(一)具有本法第一编第六章第三节和本法第五百零六条规定的无效情形;(二)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三)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排除对方主要权利。”
  不过,在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看来,地图App商家其实是提供了一种导航服务,地图App的地图位置存在偏差是有可能的,现实生活中许多单位的地点本身就是在不断变动,这种现象也是被允许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