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文化 |
13 |
9/13 |
8
|
9
|
10
|
>
|
>| |
|
|
PDF版 |
|
|
|
□ 何勤华 华政松江新校区:当年建设、当年招生(下) 2003年2月11日,华政松江校区奠基典礼隆重举行。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殷一璀、周慕尧,司法部领导贾丽群,上海市教委领导王荣华、张伟江、王奇(分管教学)、薛沛建(分管基建)以及松江区政府、松江大学园区管理委员会,华政中层干部和教师代表参加了奠基典礼。华政党委书记祝林森主持典礼,笔者作为校长代表华政发言,表示华政一定不辜负上海市领导希望;不辜负松江区政府对华政的关爱——松江大学园区的土地是松江区政府代表松江人民无偿赠送给7所大学的,这充分体现了当时松江区领导的大格局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也不辜负华政全体教职员工的期望。华政要抓紧时间建设,严把质量关,做到当年建设,当年招生。 “当年建设,当年招生”的要求华政做到了。但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规律,盖房子也一样。松江新校区的教学大楼(明法楼)自2月11日开工到9月底完工,再到10月新生入学上课,总共用了不到8个月,时间太短。教学大楼的主体建筑没有问题(现在钢筋水泥都是整体浇筑),但由于建设时间短,再加上松江校区所在地原来是农田或者滩涂,地基比较软,所以教学大楼后来出现了下沉,在连接大楼与外边地面的阶梯处出现了裂缝。经过多次修缮后,终于解决了这个后遗症。 华政松江校区的建设是华政2003年的重点工作,校领导,负责基建、后勤,包括“松江办公室”的干部和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长宁、松江校区两边跑。当时,松江大学城的各条马路都还没有建设好,汽车在高低不平的泥路上来回奔驰,一天下来全身都是土。但看着大楼一点点拔高,心里还是格外高兴,有一种在白纸上画出最新最美图画的成就感。 2003年9月底,华政松江新校区的第一幢大楼——教学大楼终于竣工。随后,松江校区河西学生食堂,校园里连接东西的校园桥也建设好了,松江大学城公用的学生宿舍第三期、第四期公寓也可以入住了。2003年10月18日,华政在松江新校区举行了第一届本科生的开学典礼。 2003级新生到来以后,华政的建设任务更加繁重。好在有1979年华政第二次复校后由老领导徐盼秋、曹漫之、刘少傥、吕书云、李润玉等人树立的“帐篷精神”的鼓舞,华政的各级领导及所有教师都开启了“边建设,边培养”的工作模式,条件再艰苦,培养学生的质量也不能受影响。就这样,最先完工投入使用的教学大楼派上了大用场,既是学生上课的地方,又是教师集中开会、进行备课活动的地方,也是所有行政人员办公的地方,还是临时图书馆的所在地。 到2004年,学校的图书馆(明珠楼),行政办公楼(明镜楼),教师活动中心(明德楼)等也陆续建成。为了集中力量抓本科教学,进一步将学校管理重心放在即将入住12000名本科生的松江校区,华政领导决定,除了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等留在长宁校区外,学校的其他所有职能部门和各个二级学院,全部搬到松江新校区办公。 2005年,在松江校区一期工程基本建成,即以法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教务处等为主要办公场所的崇法楼,以刑事司法学院为主要办公场所的尚杰楼,以经济法学院和国际法学院等为主要办公场所的汇贤楼,以外语学院、商学院、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传播学院等为中心的集英楼,以后勤管理处、资产管理处、基建处等为中心的励勤楼,以及以学生管理活动为中心的明志楼,以学生体育活动为中心、体育部老师入住的华政松江新校区最大的建筑富田体育馆等也全部建成的基础上,在校园的东北角盖起了雄伟壮观的明实楼(实训大楼),在明法楼(教学大楼)西侧盖起了留学生公寓大楼。美丽的华政松江校园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华政的故事(八十三)》详见《法治日报》2021年3月16日9版)
|
|
华政的故事(八十四)
|
——共和国法治建设的一个侧影
|
|
|
( 2021-03-2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文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