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法 |
9 |
3/9 |
2
|
3
|
4
|
>
|
>| |
|
|
PDF版 |
|
|
|
□ 本报记者 于澄 □ 本报见习记者 任锐
“为了让老百姓打官司‘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可以不用跑’,经过两年的安排部署,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基本建成。”3月7日,来到法制网直播间访谈的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钱晓晨开门见山。 两秒就有一案调解在诉前 2019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提出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这一重大改革部署。 2020年底,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据钱晓晨介绍,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的基本健全及四级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全面建成,实现了诉讼服务全程网办、多元解纷在线联办、异地立案全国通办、便民服务一次可办。四级法院全面应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调解组织和调解员来自各行各业;调解可以通过视频方式进行,即便当事人相隔千里,也能通过一个屏幕高效解决纠纷。现在,工作日内平均每分钟就有66件矛盾纠纷在平台上进行调解,每天有1.7万件,也就是不到2秒钟就有一件案件成功调解在诉前。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各级人民法院通过调解平台为当事人提供“零距离”“不见面”的解纷服务,实现了纠纷化解不停摆、公平正义不止步。 四级法院实现跨域立案服务 “为切实解决群众异地诉讼不便问题,人民法院实现跨域立案服务全覆盖,立案就近办,最大限度消除当事人诉讼不便。”钱晓晨说,当事人可以到全国任何一家中基层法院或人民法庭,申请对四级法院管辖的案件提供跨域立案服务。到2020年底,全国法院共提供跨域立案服务82022件,近九成的管辖法院做到15分钟内响应。 钱晓晨指出,全国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已是现代化“门诊式”解纷。集成咨询辅导、登记立案、材料收转、事项申请、文书领取、便民服务等全部非审判类事务,100%建立多元解纷区,运行“分调裁审”机制,实现大量简单纠纷一站式快速解决,疑难复杂案件交由后端审判团队精细化办理,让正义不仅实现,而且以看得见的方式尽快实现。去年,全国法院通过速裁、快审方式审理案件693.27万件,一审服判息诉率达95.5%,平均审理周期36天,不到一审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的一半。 移动微法院全流程在线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国法院诉讼服务网上办理,可以通过线上解民忧。全国3501家法院全部上线中国移动微法院小程序,通过一个入口,为当事人提供29项在线诉讼服务。其中,立案、调解、事项申请、证据交换、庭审、保全申请、委托鉴定等核心功能做到四级法院100%全流程在线。 2020年,全国法院接收网上立案1080万件,占一审立案数的54%。当事人在8小时之外的非工作时段提交的网上立案申请,占全部网上立案申请量的23.6%;非工作日的立案申请,占网上立案申请量的10%左右,实现立案服务“零距离”“不打烊”“指尖办”。建成律师服务平台,提供35项在线诉讼服务。上线仅半个月,就有3.5万名律师申请注册,在线申请立案14.15万件,律师满意度评价达100%。 民事案件16年来首降 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出重大部署,推动各级法院掀起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源头化解矛盾纠纷热潮。 钱晓晨强调,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核心就是让大量矛盾纠纷预防在源头,化解在萌芽,解决在诉前,审理在前端。 钱晓晨介绍,目前,全国98%以上地区建立党委领导下的多元解纷机制,普遍参与创建无讼乡村(社区),从源头上及时有效预防化解大量矛盾纠纷。 据了解,2020年,全国法院新收一审民事案件1313.6万件,与2019年相比下降5.166%。同时,全国法院诉前成功调解民事纠纷424万件,同比增长191%。2020年民事案件诉前调解成功数与一审新收民事案件量的总和,即实际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案件总量达到1737.6万件,与2019年实际诉到法院的民事案件总量相比,增加13.5%。 在诉前通过调解、和解方式解决大量纠纷,避免案件全部“对簿公堂”,能够在不伤和气的情况下,及时定分止争,充分缓和了社会矛盾冲突,有力促进社会和谐,既实现正义,又解开当事人“心结”。钱晓晨说,如今,诉前成功调解案件越来越多,且调解成功后出具司法确认和调解书的仅占14.9%,大量诉前调解成功案件自动履行,让本应当以超过10%速度持续增长的民事案件,2020年出现自2004年持续上升16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钱晓晨表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始终是人民法院一站式建设的方向。要全面贯彻落实《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要求,以“诉讼服务智能化、诉服运行精细化”为着力点,加快建成世界领先中国特色在线解纷模式和诉讼服务体系。 “我们将持之以恒推进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工作,让‘一站式’这张司法为民亮丽名片更加闪亮!”钱晓晨说。
|
|
远隔千里也能通过一个屏幕高效解决纠纷
|
访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钱晓晨
|
|
|
( 2021-03-0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
|
图为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钱晓晨在法制网接受采访。 韩毅 摄 |
|
□ 本报记者 于澄 □ 本报见习记者 任锐
“为了让老百姓打官司‘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可以不用跑’,经过两年的安排部署,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基本建成。”3月7日,来到法制网直播间访谈的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钱晓晨开门见山。 两秒就有一案调解在诉前 2019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提出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这一重大改革部署。 2020年底,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据钱晓晨介绍,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的基本健全及四级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全面建成,实现了诉讼服务全程网办、多元解纷在线联办、异地立案全国通办、便民服务一次可办。四级法院全面应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调解组织和调解员来自各行各业;调解可以通过视频方式进行,即便当事人相隔千里,也能通过一个屏幕高效解决纠纷。现在,工作日内平均每分钟就有66件矛盾纠纷在平台上进行调解,每天有1.7万件,也就是不到2秒钟就有一件案件成功调解在诉前。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各级人民法院通过调解平台为当事人提供“零距离”“不见面”的解纷服务,实现了纠纷化解不停摆、公平正义不止步。 四级法院实现跨域立案服务 “为切实解决群众异地诉讼不便问题,人民法院实现跨域立案服务全覆盖,立案就近办,最大限度消除当事人诉讼不便。”钱晓晨说,当事人可以到全国任何一家中基层法院或人民法庭,申请对四级法院管辖的案件提供跨域立案服务。到2020年底,全国法院共提供跨域立案服务82022件,近九成的管辖法院做到15分钟内响应。 钱晓晨指出,全国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已是现代化“门诊式”解纷。集成咨询辅导、登记立案、材料收转、事项申请、文书领取、便民服务等全部非审判类事务,100%建立多元解纷区,运行“分调裁审”机制,实现大量简单纠纷一站式快速解决,疑难复杂案件交由后端审判团队精细化办理,让正义不仅实现,而且以看得见的方式尽快实现。去年,全国法院通过速裁、快审方式审理案件693.27万件,一审服判息诉率达95.5%,平均审理周期36天,不到一审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的一半。 移动微法院全流程在线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国法院诉讼服务网上办理,可以通过线上解民忧。全国3501家法院全部上线中国移动微法院小程序,通过一个入口,为当事人提供29项在线诉讼服务。其中,立案、调解、事项申请、证据交换、庭审、保全申请、委托鉴定等核心功能做到四级法院100%全流程在线。 2020年,全国法院接收网上立案1080万件,占一审立案数的54%。当事人在8小时之外的非工作时段提交的网上立案申请,占全部网上立案申请量的23.6%;非工作日的立案申请,占网上立案申请量的10%左右,实现立案服务“零距离”“不打烊”“指尖办”。建成律师服务平台,提供35项在线诉讼服务。上线仅半个月,就有3.5万名律师申请注册,在线申请立案14.15万件,律师满意度评价达100%。 民事案件16年来首降 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出重大部署,推动各级法院掀起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源头化解矛盾纠纷热潮。 钱晓晨强调,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核心就是让大量矛盾纠纷预防在源头,化解在萌芽,解决在诉前,审理在前端。 钱晓晨介绍,目前,全国98%以上地区建立党委领导下的多元解纷机制,普遍参与创建无讼乡村(社区),从源头上及时有效预防化解大量矛盾纠纷。 据了解,2020年,全国法院新收一审民事案件1313.6万件,与2019年相比下降5.166%。同时,全国法院诉前成功调解民事纠纷424万件,同比增长191%。2020年民事案件诉前调解成功数与一审新收民事案件量的总和,即实际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案件总量达到1737.6万件,与2019年实际诉到法院的民事案件总量相比,增加13.5%。 在诉前通过调解、和解方式解决大量纠纷,避免案件全部“对簿公堂”,能够在不伤和气的情况下,及时定分止争,充分缓和了社会矛盾冲突,有力促进社会和谐,既实现正义,又解开当事人“心结”。钱晓晨说,如今,诉前成功调解案件越来越多,且调解成功后出具司法确认和调解书的仅占14.9%,大量诉前调解成功案件自动履行,让本应当以超过10%速度持续增长的民事案件,2020年出现自2004年持续上升16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钱晓晨表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始终是人民法院一站式建设的方向。要全面贯彻落实《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要求,以“诉讼服务智能化、诉服运行精细化”为着力点,加快建成世界领先中国特色在线解纷模式和诉讼服务体系。 “我们将持之以恒推进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工作,让‘一站式’这张司法为民亮丽名片更加闪亮!”钱晓晨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