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9 1/9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1 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争当现代化法院建设领跑者
· 新修订的《军队政治工作条例》颁布
· 听取2020年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情况汇报
· 高质高效立法助力全面依法治国
· 持续深化司法行政改革不断推动司法行政事业创新发展
· 社区民警的除夕夜
· 为保护未成年人贡献力量
· 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全国人大代表陈海仪:
为保护未成年人贡献力量

( 2021-02-1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 本报记者 章宁旦

  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随着农历辛丑年新春的临近,羊城广州透着浓浓的年味。就在大多数市民都在忙着置办年货之际,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庭长陈海仪除了专注于审判工作外,还在四处调研走访,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交的建议忙碌着。
  因为职业与个人情怀,过去一年,人大代表、法官妈妈、少年司法人这三个身份,在陈海仪身上不断交融更替,因为未成年人保护是她心中最大的牵挂。
  “陈妈妈,我恋爱了,现在工作生活都走上了正轨。谢谢您这么多年来对我的帮助和教育!”不久前,接到阿霞的这个电话,让忙碌中的陈海仪着实高兴了好几天。
  2020年2月,正是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陈海仪持续跟踪帮教了8年的阿霞从未管所刑满出狱。为了让她顺利回归社会,陈海仪顶着疫情压力,四处联系,与热心人士一同帮阿霞找到了工作,让她不仅有了自食其力的能力,还认识了不少愿意帮助关心她的朋友。
  陈海仪对《法治日报》记者介绍说,2020年,鉴于疫情影响,广州中院少年家事庭充分利用智慧法院成果,与帮扶对象保持密切联系,实现“帮扶不打烊、帮助不间断”,帮助一批青少年在疫情期间顺利融入社会、拥抱亲情。
  谈到过去一年的履职经历,陈海仪认为,最大的收获是参与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修订。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自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陈海仪所提的建议基本都是围绕未成年人保护与预防犯罪展开的: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二次会议期间,她先后提出“建立青少年大数据平台”“构建预防与惩治未成年人被性侵情况”和“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体检和档案管理制度”“建立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一体化处理机制”等四个建议。去年,她又提出了“疫情防控期困境儿童救助机制”“加强青少年社会服务机构扶持及分级分类发展力度”“设立少年司法矫正教育制度”等建议。
  让陈海仪欣慰的是,这些建议都不同程度地被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吸收和采纳。陈海仪认为,两法在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后,将对我国涉及未成年人的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等方面带来深刻的影响和变化,进一步夯实关爱未成年人的社会基础,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更好法治保障。
  新冠肺炎疫情同样牵动着陈海仪的心。从去年2月开始,陈海仪先后收集梳理了涉及抗疫防疫、医疗保障、医务人员表彰、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等方面的十多条意见,得到了全国人大的高度重视和采纳,为疫情防控、医务人员保护、未成年人救助、复工复学贡献了力量。
  如何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法治保障一直是陈海仪关注的课题,也是她从事审判业务20多年来持续努力的方向。
  陈海仪透露,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她准备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提出两个方面的建议:一是针对因父母或监护人之间发生纠纷而发生抢夺、藏匿未成年人等阻拦对方抚养、探视未成年子女等纠纷,建议建立相关预防机制;二是针对沉迷网络游戏、网络言论失范、网络消费借贷等青少年涉网纠纷,建议构建网络问题专业帮扶和联动机制,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同时建立行业自治体系等机制,防沉迷、防借贷消费过度营销等不当行为,从源头上预防青少年涉网纠纷的发生。
  通过对近几年来所收集的群众来信以及在审理婚姻家事案件中遇到的案件进行梳理分析,陈海仪认为,在家庭教育法(草案)中应增加相关立法条文,明确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通过相关措施加大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时,应当妥善处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探望、财产等事宜,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见,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的执行力度,进一步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希望在剩下的两年任期里,继续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更多贴近民心的意见建议,愿意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加完善的法治保障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陈海仪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