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律服务·解读
8 7/8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山东立法促进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
· 如何适用司法确认程序
· 年少轻狂并非犯罪“护身符”
· 一图速览法治中国建设规划

年少轻狂并非犯罪“护身符”

( 2021-01-1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律服务·解读
  □ 廖清顺

  2020年12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将于2021年3月1日开始施行。其中,关于将下调刑事责任年龄至12岁的规定引发了众多关注。
  关于下调刑事责任年龄的社会背景,首当其冲的就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低龄化趋势。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司法大数据和2018年《中国法治发展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对于故意杀人、强奸等恶性犯罪却呈现低龄化现象,有些少年在10周岁至13周岁时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另外,根据有关调查显示,21世纪初未成年人犯罪年龄较20世纪90年代提前了2岁至3岁,18岁以下青少年犯罪上升约120%,14岁以下青少年犯罪上升约280%;10周岁至13周岁的低龄犯罪占未成年人犯罪的70%。
  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产生了负面的示范效应,由于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而逃脱刑事制裁,使得部分低龄未成年人产生了“未成年人犯罪不会坐牢”的侥幸心理。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的例子并不少见,包括未成年人之间的、未成年人针对成年人的犯罪。而修正前的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对全部犯罪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部分犯罪负刑事责任;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只需家人管教或者收容教养。
  刑事责任年龄是刑事责任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以法律文本的理解和对于自己行为的控制力作为判断责任的基础。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不仅仅是年龄的问题,也是社会对于仍旧在成长、监护阶段未成年人的一种宽容和仁慈的表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被判处刑事处罚,对其今后的人生发展和未来生活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我国针对未成年人犯罪,采取的是以教育为主、慎重刑事处罚的政策。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兴起,未成年人的成长发育较快,14周岁以内的未成年人对于法律文本的理解以及对于自己行为性质已经有了较好的认识,也面临较多的社会诱惑。在这样的背景下,简单的管教教育难以对其行为产生有效的约束。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是适应当前未成年人成长特点以及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现象的有效举措。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也是保护未成年人的一种表现,明确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尤其是对于部分恶性刑事犯罪的责任,有利于未成年人行为的改造,树立起未成年人的底线意识和底线思维。
  本次修正案下调刑事责任年龄正是对于未成年犯罪低龄化的有效回应,也是结合当前未成年人成长发育特点以及教育改造路径进行的有效改革。此举意在让全社会都明白,年少轻狂并非违法犯罪的“护身符”。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产生,有效减少未成年人犯罪,遏制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的趋势。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