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9 1/9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1 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福建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山海经”
· 习近平同斐济总统拉拉巴拉武
就中斐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 李强出席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
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 最高法发布涉民营企业产权和民营企业家权益保护再审典型案例
· 拧成一股绳群策群力解土地纠纷
· 健全法律监督协作机制共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 精准把脉开良方既治已病又防未病
· 检察机关前三季度起诉危害食品安全犯罪7316人
· 图片新闻
· 为更多迷途少年照亮“返航路”
· 经济犯罪检察工作,未来这样做

最高法发布涉民营企业产权和民营企业家权益保护再审典型案例

( 2025-11-0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本报北京11月5日讯 记者张昊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发布4个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权益保护再审典型案例,包括3个刑事、1个民事案例。本次典型案例的发布充分体现了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依法纠错、依法保护的原则,对具体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司法理念,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司法服务保障。
  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中,人民法院坚持罪刑法定原则。“谢某等三人虚报注册资本、私分国有资产、行贿、职务侵占再审部分改判无罪案”中,原二审期间公司法已对资本注册制度作出了重大调整,当事人没有实缴注册资本的行为未违反修正后公司法的规定,不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人民法院严格把握刑事犯罪的认定标准,准确划定罪与非罪界限,对此案依法再审裁判,切实维护了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
  典型案例中,人民法院坚持刑法谦抑性原则。“叶某某合同诈骗再审改判无罪案”“窦某某职务侵占、挪用资金、隐匿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再审改判无罪案”均由合同纠纷引发,但在案证据并不能证实当事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或者存在侵占、挪用等犯罪事实。人民法院坚守刑法谦抑性原则,准确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有利于体现刑法最后的保障作用,防止和纠正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
  此外,人民法院坚持依法平等保护原则。“史某某、王某某诉某矿业公司、某联合集团企业出售合同纠纷再审案”中,人民法院坚持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法律地位平等,充分体现人民法院对各类市场主体的依法平等保护,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助力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优质司法服务。
  据悉,本批典型案例的发布,释放强烈法治信号,让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专心创业、安心经营、放心发展;同时,为人民法院统一法律适用,准确把握政策界限,为依法审理同类案件提供了裁判指引,体现了人民法院纠防结合的目标导向。

  下转第八版
  案例全文见法治网
  上接第一版

据了解,人民法院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实施好民营经济促进法,进一步推动涉企产权冤错案件依法甄别纠正常态化机制化,为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