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
5 3/5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推动人民法院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
· 确保四中全会精神在检察机关不折不扣落实
· 挺膺担当勇争先
· 习近平向亚太经合组织
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演讲
· 习近平分别会见加拿大总理泰国总理日本首相
· 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出征太空
· 泰州高港检察公益诉讼助力汽修危废规范处置

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出征太空

( 2025-11-0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10月31日23时44分,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新华社记者 李明刚 摄
  □ 本报记者 廉颖婷
  
  临近10月31日午夜,位于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灯火通明,人头攒动。
  在这里,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张陆、武飞、张洪章即将搭乘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穿越大气层,奔赴太空。在指令长张陆的带领下,乘组3人执行为期半年的驻留任务。
  23时44分,拖着橙色尾焰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顺利升空,之后将3名航天员精准送入预定轨道。至此,我国2025年度载人航天工程发射任务圆满收官。
  “在轨期间,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将开展27项科学与应用项目,主要针对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航天医学、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等多个领域关键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工程办公室综合计划局局长张静波介绍。
  随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上行的,有4只小鼠。这是我国首次在轨实施的啮齿类哺乳动物空间科学实验,选用两雌两雄4只小鼠进行在轨饲养,重点研究失重、密闭等空间条件对小鼠行为模式的影响。
  此次发射成功,不仅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对“发发成功、步步可靠”庄严承诺的又一次完美践行,更是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成熟与自信的集中体现,为空间站长期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研制团队为进一步提升火箭可靠性和安全性,对长二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实施了近20项技术状态改进。同时,优化了整流罩分离方式,进一步保障航天员安全。
  当长二F火箭将飞船送入预定轨道后,任务焦点便从强大的推力保障转向精巧的轨道控制。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中国空间站形成三船三舱组合体。
  交会对接是此次任务最引人瞩目的,这是飞船首次在载人状态下实施3.5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意味着飞船必须被放置在一条与空间站轨道高度契合的“快车道”上,任何微小的偏差都可能导致对接任务时间延长甚至失败。
  此次3.5小时快速交会对接,不仅缩短了航天员在舱内等待时间,提升了舒适度,而且标志着中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完成从最初神舟八号载人飞船耗时约2天的基础验证,到神舟十二号至二十号载人飞船6.5小时的常态化应用,再到如今3.5小时高效优化的又一次重大跨越。
  除运送航天员外,神舟飞船还肩负着运送高价值、高时效性载荷等职责。这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神舟团队设计人员对飞船返回舱内设备布局进行优化,进一步拓展出下行载荷装载空间,提升了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下行承载能力。
  在轨驻留期间,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将迎来天舟十号货运飞船和神舟二十二号载人飞船的来访。
  作为一名航天飞行工程师,武飞是我国目前执行飞行任务最年轻的航天员。任务期间,他负责空间站组合体的平台照料与站务管理,以及设备维护、维修与升级。太空实验室承载着无数科研人员的智慧与期待,他的工作就是要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临行前,武飞说:“迎来自己的飞天任务,我深感无比幸运。我深知,只有把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才能无愧于为祖国出征太空的崇高使命。”
  载荷专家张洪章主要承担空间站科学与技术应用研究任务,涉及航天医学、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等领域。
  他说:“在中国空间站这个国家级实验室里,我们将竭尽全力完成好每一项凝聚着每一位科技工作者智慧与汗水的科研项目,助力中国在科技领域实现更大的跨越与突破。”
  此刻的张陆,最期待的是再次听到曙光、北京、天宫、银河、天舟等各个呼号那些熟悉的声音。在与媒体记者见面会上,张陆说:“好久不见,你们好吗?我是神舟二十一号,我们来了!”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28名航天员、44人次进入太空执行飞行任务。此次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604次飞行、神舟载人飞船的第21次飞行。
  本报酒泉(甘肃)10月31日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