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军事广角
13 7/13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传递检察温度 维护军人尊崇
· 八位在韩志愿军烈士身份确认
· 武警工程大学乌鲁木齐校区组织野外按图行进训练
· 图片新闻
· 成立高地法务中心
· 擦亮“中国名片”
· 伊春市开展“军事日”活动
· 打造优质高效法治服务品牌

南京军事检察院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质效
传递检察温度 维护军人尊崇

( 2025-10-2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军事广角
  □ 本报记者   廉颖婷
□ 本报通讯员 戴伦乔 刘凯龙

  “对贵院在处理我部现役军官张某某同志母亲意外身亡案件中的主动作为、倾力服务、司法担当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近日,两封分别寄给解放军南京军事检察院和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人民检察院的感谢信,承载着一线官兵对军地检察机关共同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高度赞誉和认可。
  今年以来,南京军事检察院充分发挥民事检察在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方面的优势作用,为提升军人军属尊崇感获得感贡献检察力量。
  上述感谢信源自今年初,发生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一家工厂内的一起交通事故。事故导致信息支援部队某部军官张某某的母亲不幸去世,加之赔偿责任纠纷一直得不到解决,让军人军属深感悲痛和无助。
  南京军事检察院收到线索后,立即启动军地检察协作机制,以民事支持起诉立案受理。办理案件过程中,军地检察机关强化协同履职,联合属地公安机关、法院,组织纠纷各方进行协调,发挥各自优势释法说理。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赔偿协议,并督导跟踪140万余元赔偿款履行到位。
  这是南京军事检察院积极提升民事检察工作对备战打仗的贡献率,致力成为一线官兵坚强靠山的缩影,彰显了军事检察机关“姓军为战”的使命担当。军事检察机关在开展民事检察工作时,向战斗力聚焦、为战斗力服务,助力消除影响战斗力生成的不利因素,为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保驾护航。
  某部官兵钱某在执行军事任务期间,得知母亲吴某某因手术操作不当导致身体残疾,且医疗损害赔偿问题得不到解决,焦虑情绪极大影响其安心完成任务。
  南京军事检察院第一时间派员赴江苏省连云港市了解情况,联合属地检察机关充分研判,并依法由连云港市海州区人民检察院以民事支持起诉立案受理。
  为解决任务官兵后顾之忧,南京军事检察院协调地方检察机关、人民武装部走访慰问钱某家庭,积极帮助其家人撰写法律文书、办理残疾手续、享受优待政策,并跟踪推进纠纷解决。军事检察机关用法律威严和司法温情,让钱某安心工作。最终,他以优异表现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
  近年来,南京军事检察院针对涉军民事检察工作涉及范围广、协调难度大等实际困难,在建章立制、示范引领上下功夫,先后与地方检察机关、行政机关联合印发协作文件30余份,联合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发布军地协作典型案事例3批21起,形成军地协作强大合力,最大程度发挥民事检察监督质效。
  执行工作是维护公正司法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当前司法工作中的难点堵点。前不久,南京军事检察院用一套“执行监督+枫桥经验”组合拳,让一起近十年的执行僵局柳暗花明。
  徐某某是一名退役军人,其儿子儿媳均为现役军人。十年前,徐某某在与方某某的民间借贷纠纷中胜诉。因方某某无力执行,判决迟迟无法落实。
  南京军事检察院联合属地检察机关启动民事执行监督程序,督促法院再次启动财产查询程序,得知方某某名下无合法财产。
  军地检察机关分工协作,邀请村委会干部多次现地走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双方达成分期偿还债务的和解协议,徐某某收到等待十年的欠款。
  这起案件的成功办理,是南京军事检察院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民事检察监督中定分止争的生动实践,更是民事检察工作回应军人军属急难愁盼的生动注脚。
  涉军民事检察监督一头连着战斗力生成,一头连着无数军人家庭,在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凝聚军心士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南京军事检察院将持续立足民事检察职能优势,以“如我在诉”的为兵情怀,让军人军属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