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平安中国·身影
8 8/8 7 8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葛志军:走出的“活地图”比GPS还准
· 他留下5起案件的具体处置计划
· 李艳:群众的认可比什么都珍贵

葛志军:走出的“活地图”比GPS还准

( 2025-10-2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身影
  ①
  ②
  □ 本报记者   申东
  □ 本报通讯员 朱佳讯
  
  贺兰山下,包兰铁路迎水桥区段的铁轨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晨雾中,一个穿警服的身影正沿着钢轨缓步前行。57岁的葛志军弯腰俯身,指尖轻轻拂过钢轨接缝处的锈迹,又抬手敲了敲身旁的护网——这个动作,他重复了29年。从1996年穿上警服的那天起,这位兰州铁路公安局银川公安处迎水桥站派出所的老民警,就把自己的岁月与这条钢铁大动脉紧紧绑在了一起,用脚步丈量责任,以忠诚守护平安。
搭建派出所电子台账
  “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葛志军的办公抽屉里,一本泛黄的笔记本扉页上,这行字被他用红笔描了又描,边角早已磨出毛边。2018年,所里要建立电子台账系统,可没人懂计算机操作,刚过50岁的葛志军主动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
  那时的葛志军,连基本的打字都不熟练。每天下班后,他就把自己关在办公室,抱着《计算机基础操作》和《Excel实战教程》啃到深夜。键盘敲错了,就对着教程重新练;公式弄不懂,就打电话请教派出所里的年轻民警。有一次为了弄明白台账分类逻辑,他对着一份100多页的纸质台账逐行梳理,直到窗外泛起鱼肚白,才在电脑上建起第一套规范的线路安全台账。
  “老葛的手指上,至今还留着当年练打字磨出的茧子。”教导员崔建红记得,有天凌晨值班,他看到葛志军办公室的灯还亮着,推门进去,只见电脑屏幕上满是台账表格,键盘旁放着一杯早已凉透的茶水,“他说电子台账能让线路隐患‘一目了然’,多花点时间值得。”崔建红说。
  不仅如此,为了精准还原案发现场,葛志军还自学了电脑制图。辖区曾发生一起货物被盗案,他带着相机沿着铁轨走了3天,拍了200多张照片,再用制图软件一点点标注可疑点位、监控盲区,画出的现场图精准到每一根枕木。靠着这张图,民警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成功追回被盗货物。如今,葛志军已成了所里公认的“技术担当”,他搭建的电子台账系统,成了全所的“活地图”。
成为沿线村民“贴心人”
  “您家娃放学别让他往铁轨边跑,最近火车多,不安全。”在迎水桥镇夹道村,葛志军熟门熟路地走进村民家,手里拎着两本彩色的铁路安全宣传册。他蹲在院子里用乡音聊着家常,把“不能在铁轨旁玩耍”“不能翻越护网”的道理悄悄融进对话里。
  这样的走访,葛志军每周至少要进行3次。夹道村70岁的杨伏林患有精神疾病,经常走失,家人急得团团转。葛志军得知后,专门去镇上的打印店做了10张联系卡,上面印着杨伏林家人的电话和自己的警号、电话。怕卡片丢失,他还找来妻子缝衣服的针线,亲手把卡片缝在杨伏林的衣角、口袋等不易丢失的地方。
  “葛警官每次来,都要翻着伏林的衣服检查联系卡,比我们还细心。”杨伏林的妻子李学英说,有一次杨伏林走到了邻镇,好心人看到卡片上的电话,给葛志军打了过去。葛志军赶过去时,杨伏林正蹲在路边哭,手里还攥着半块葛志军之前给他的饼干,“葛警官把伏林送回来,还帮他洗了脸,叮嘱我们以后多留意,那一刻我心里特别暖。”李学英说。
  在葛志军的带动下,夹道村的村民们渐渐成了“铁路义务安全员”。每到雨季,涵洞积水结冰,村民高波就会扛着铁锹去铲冰;看到孩子们在铁轨附近玩耍,村民何如银总会上前劝阻。“老葛为我们操心,我们也得帮着守好铁路。”村民王建国说,去年冬天,他发现一段护网被风吹坏,第一时间给葛志军打了电话,两人冒着寒风修了一个多小时,直到护网恢复牢固。
手绘地图筑起安全网
  2020年,迎水桥站派出所辖区调整,新增了50多公里铁路线路,涉及12座桥梁、100个涵洞。“线路长了,责任更重了”。葛志军没说一句怨言,揣着笔记本和手电筒就上路。那段时间,每天天不亮,葛志军就背着装备出门,沿着新增线路一步步丈量。遇到涵洞,他会拿着手电筒钻进去,检查是否有积水、是否有杂物堆积。晚上回到派出所,他趴在桌上,根据白天的记录手绘线路图,哪里有弯道、哪里有护网、哪里是村民必经的路口,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老葛的手绘地图,比GPS还准。”同事李少东说,靠着这张图,民警精准防范了“采摘柠条籽”“捕捉蝎子”等危及行车安全的行为。有一次,葛志军在巡逻时发现,有村民为了方便,在护网上剪开了一个口子,他立刻联系工务部门修补,还找到村民耐心解释:“护网是保护大家安全的,万一有人钻进去遇到火车,可就危险了。”
  除了巡查线路,葛志军还积极联动工务、车务等单位,编织警企联防“安全链”;携手地方派出所清查站点、排查隐患。在他的努力下,辖区多年保持“六类”案件和铁路交通事故“零发生”。去年夏天,葛志军巡逻时发现护网内闯入了十几只山羊,他立刻联系工务人员,带着大家小心翼翼地合围,最终把山羊安全赶出护网。养殖户马师傅握着他的手连声道谢,还送来了一面写着“公正执法 为民解忧”的锦旗。
  如今,57岁的葛志军依然每天沿着铁轨巡逻,他说,“29年了,每天在这铁轨上走,风吹日晒,说不辛苦是假的。但看着列车平平安安地开过去,看着沿线老百姓能放心地生活,我就觉得我这每一步都没白走。我是个警察,守护安全是我的本分。不管是办案子、帮群众还是献血,都是分内的事。只要身体还行,组织还需要我,我就会一直守在这里。一辈子就干了这一件事,能把它干好,对得起这身警服,我就心满意足了。”
  
  图① 葛志军向沿途群众宣讲铁路安全知识。
    图② 葛志军巡查铁路沿线护网。
银川铁路公安处供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