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
13 2/13 1 2 3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八桂大地新风尚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2025年
备案审查工作培训班在烟台举办
· 安徽开展规范法律咨询服务机构专项行动
· 思想之光照亮奋进之路
· 锲而不舍 久久为功
· 最高法公布1月至9月司法审判工作主要数据
· 公 示

广西“八五”普法成效显著全面依法治区迈上新台阶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八桂大地新风尚

( 2025-10-2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
  □ 本报记者   马艳
  □ 本报通讯员 张闰 龙先有

  法治宣传教育是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和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现代化离不开法治化,法治化的基础工作就是普法。
  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相继表决通过《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法治宣传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普法工作深入规范开展提供法律保障。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条例》及《决议》实施以来,广西以“八五”普法为载体,强化领导、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开拓创新,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化解矛盾、推进工作能力明显提升,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新风尚,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效,助推全面依法治区迈上新台阶。
常态普法
  今年6月至9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专门组建执法检查组,启动针对《条例》及《决议》贯彻实施情况的专项执法检查。
  据介绍,在此次执法检查过程中,检查组深入机关单位、学校、乡镇村屯等地检查了解完成法治宣传教育情况。同时,邀请人大代表参加执法检查的各环节,委托专业技术机构对“八五”普法实施情况开展第三方评估。
  从检查情况看,《条例》实施机关加强统筹协调,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具体制度、机制、举措,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普及作为全民普法的首要政治任务,形成推进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整体合力。
  自治区、市、县三级党委成立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政府各部门建立普法工作领导机构,压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司法行政部门牵头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法治督察、领导干部述法等内容。
  全区建立设区市、县(市、区)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联系点工作制度,相继建立1983个学法用法联系点。按照每年人均0.5元标准,自治区本级法治宣传教育经费累计安排7200万元。各级政府将法治宣传教育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把法治宣传教育列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
  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广西以普法助力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宁,法治文化与边疆民族特色文化进一步融合,形成“法治三月三”“宪法边疆行”等广西普法名片。2021年以来,创作民族普法作品超过800部,开展山歌普法、民俗普法、非遗普法、界碑普法等特色普法活动累计超过3万场次。
  检查组认为,自治区各有关部门很好地贯彻实施了《条例》及《决议》精神,普法机制健全、措施得力、工作有效。法治宣传促进了广西的法治建设,全社会法治意识普遍增强,政府部门、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有新的提高,社会依法治理水平有新的提升,共同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生态。
靶向普法
  普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程,在积极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多维度、深层次的推动作用。
  针对平陆运河、北部湾国际门户港等重大项目建设,广西遴选超过200名律师组建“法律顾问团”,成立“法律服务工作站”,开展“一对一”法律宣传和咨询服务,累计依法化解涉运河矛盾纠纷超400起。
  聚焦提升市场主体信心、防范化解潜在风险,广西910家律师事务所、1690个商会建立合作机制,举办“学习贯彻民营经济促进法·广西在行动”主题宣传活动,扎实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着力打造“营商广西·桂在便利”服务品牌。
  与此同时,广西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平安广西建设大局,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禁毒等主题宣传活动超过两万场次,将禁毒宣传列为校园普法重点内容,反诈骗短视频《假如后悔药可以购买》和禁毒短视频《上头电子烟是毒品》等系列节目总浏览量500余万次。
  据介绍,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引导全社会依法行动、依法行事,平安广西建设基础进一步夯实。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广西刑事案件立案数、命案数、被判刑人数持续下降,2024年同比分别下降54.75%、31.6%、8.1%;2023年、2024年平安建设考核连续获得全国优秀等次;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每年均超过98%。在全国电诈案件普遍上升的背景下,广西2024年全年、2025年第一季度立案、案损同比大幅下降。
精准普法
  记者了解到,广西各地各有关单位因地制宜,坚持做实做新做活普法工作,按不同群体不同普法需要,设计普法内容。
  广西物资学校打造特色法治课堂,针对不同系部开展“行业法律法规”“劳动权益保护”等教学,实现法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玉林市整合教育、消防、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等部门优势资源,打造“普法+N”模式,建有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22个,所有派出所均建有未成年人关爱中心,为中小学生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提供重要支持。
  崇左市建立中越普法骑行队、山歌队等涉外普法队伍,打造广西南疆对外法治交流基地等10多个涉外普法阵地。
  来宾市推出公安、司法行政、律师等人工智能AI普法数字人,开展线上说法、法律知识答题活动,在“来宾普法”等平台发布普法信息9100多条。
  从检查情况看,广西各地注重抓关键抓重点,通过抓牢领导干部“关键少数”,抓细青少年“重点群体”,抓实农村地区普法工作,抓好社会层面普法宣传,切实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据统计,2021年以来全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累计参考590.84万人次,平均合格率99.97%,全区法院新收行政诉讼案件总数、新收一审案件数、新收二审案件数均保持“三连降”,降幅居全国前列;青少年法治素养和规则意识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区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数从2021年4453人下降到3961人,降幅11.05%;“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氛围已经形成,2024年信访案件中重复信访数量同比2021年下降18.85%。
  执法检查发现,《条例》及《决议》的实施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认识还不到位,落实责任还有差距,创新发展力度不够大,内容及覆盖上存在短板弱项等。
  针对进一步贯彻实施《条例》及《决议》,检查组建议,各有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全面准确学习领会《条例》及《决议》的立法精神和实践要求,站位要提高、普法要重视,责任要落实、机制要健全,问题要整改、要素要保障,形式要创新、效果要提升,统筹要有力、考评要加强,切实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高质量开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