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
13 2/13 1 2 3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巩固良好态势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江西
· 加强纪律作风建设 切实做到履职担当
· 以高水平安全服务保障封关运作顺利实施
· 广西司法行政戒毒实现“四个全覆盖”
· “一把手”扛起法治建设重点项目担子
· 图片新闻
· 成为矛盾化解的“终点站”
· 打造群众信赖的“暖心站”
· 盛开在国门一线的“朱槿花”
· 榜样似旗领征途

盛开在国门一线的“朱槿花”

( 2025-09-1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
  □ 本报记者   吴良艺
□ 本报通讯员 梁  箫
  
  9月15日9时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吴圩国际机场国际到达大厅,人声如潮水般一波接一波涌来。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在即,南宁口岸入境现场各种语言交织。国门口岸的中心,几道藏青蓝的身影正轻盈而坚定地穿行其间。
  她们是广西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南宁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朱槿花服务队”的队员,肩扛红绶带,眼神明亮,笑容始终挂在嘴角,像极了南宁街头常年盛放的朱槿花——静默,却不容忽视。
  “Xin chào!”(越南语,意为你好)一声轻柔的问候突然切入嘈杂。在入境卡信息填报处,“朱槿花服务队”队员黄增玲微微欠身,面向一位眉头紧锁、反复翻查证件的越南男士。他抬起头,手指不断点向入境卡上某处空白,急切地说出自己的疑问。
  黄增玲凑得近些,指尖轻轻落在入境卡的空白处,用流利的越南语向这名越南入境旅客低声解释着,并指导他填好表格的信息,随后递回护照:“祝您在南宁参会顺利!”
  “朱槿花服务队”既是执法者,也是解忧人。黄增玲说:“看到一个眼神迷茫、原地徘徊的人,你就知道,该上前协助了。”
  16时45分,来自吉隆坡的航班AK168飞抵南宁机场,旅客一句带着哭腔的英文突然撞进喧嚷的人群。“我的平板刚丢了!”一名马来西亚女客商步履匆匆向“朱槿花服务队”队员任小微求助。
  任小微立刻走上前用流利的英文向该名女客商进一步了解情况:“女士,别急。最后一次看到它在哪里?”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问清细节后,任小微一边用对讲机呼叫协调留意,一边迅速联系机组工作人员协助帮忙在机上进行查找,同时转报机场指挥中心用中英文广播失物信息。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悄然流逝,女客商紧盯着任小微,眼神里写满了焦虑与期待。任小微则全神贯注地握着对讲机,双眉微蹙,等待着那一端的回应。
  不到10分钟,对讲机那头传来令人振奋的声音:“找到了,在机上座位下方!”原来是她匆忙赶路时,不慎将平板遗落在座位下方。当失物完好无损地送回手中,女客商激动地握住任小微的双手,连连道谢。
  任小微只是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背,语气温和地说道:“找到就太好了,请快去办理入境手续吧。”转身之际,她不自觉地轻轻舒出一口气,这才察觉警服已悄然洇湿了一小块。
  “朱槿花”不仅是服务队的名称,更是“凝聚、绽放、繁荣”的精神。
  “帮得就帮”,这句挂在“朱槿花服务队”队员嘴边的话,也早已刻进骨子里。任小微说:“对我们来说,帮旅客找到丢失的证件、安抚走散的孩子,甚至只是指个路,都是小事,可能耽误咱们几分钟,但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大事。”
  《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在今年中国—东盟博览会前后及举办期间,南宁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设立党员先锋模范队、“朱槿花服务队”、应急快反队、机关预备队和跨站支援队,确保在任何客流瞬时高峰下,都能有充足的警力迅速到位,保障口岸运行秩序。同时边检执勤现场开辟了多条“博览会和峰会专用通道”,实现参会嘉宾与普通旅客分区验放,有效分流,缩短候检时间。
  时针转向23点45分,最后一架载有参展客商的航班滑入机位。喧哗散去,口岸渐渐安静,只剩下清洁机器的低鸣。
  休息室里,灯光柔软,队员们卸下绶带。“这几天工作量确实比平时大很多,但每当帮助一名旅客顺利通关,看到他们露出放松的笑容,我就觉得特别有价值。”说话时,任小微的眼角略带疲惫,但眼神明亮而坚定。
  荣誉墙上,“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奖牌闪着光。但对她们来说,真正的奖励是旅客一句真诚的“谢谢”,是人潮涌动下的岁月静好。
  深夜的机场高速,车流渐稀。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霓虹依旧点亮南宁国际会展中心,而口岸那抹藏青蓝,仍在夜色中有序流动,迎接新的黎明与人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