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与法
|
|
□ 本报记者 李雯 9月初的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山色秋意渐浓,校园里却热闹非凡。在凤凰山乡益海学校的教室里,一名身穿警服的“老师”正站在讲台前,台下几十双眼睛专注地望着他。 “如果别人攻击,我还手,算自卫还是打架?”“把游戏账号租出去会有啥风险?”学生们抛出一个又一个贴近生活的问题,身为该校法治副校长的凤凰山派出所民警卢大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一解答,不时引来阵阵笑声和掌声。 开学季,像卢大帅这样的法治副校长们纷纷走进课堂,为学生们带来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为了这堂课,卢大帅和同事们提前梳理出学生日常最易混淆的法律问题,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量身定制普法内容——低年级学生重点讲解交通安全和基本自我保护知识;高年级学生则讲解网络犯罪预防、防范校园欺凌等更深层次的内容。 在茨榆山小学,法治副校长贾一伟的课堂同样精彩。作为茨榆山派出所民警,他围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防校园欺凌、反诈防骗、远离毒品”等重点内容,结合师生身边真实案例,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细致讲解。 “同学们,如果你给同桌起了个外号,他觉得不好听,这算不算欺负人呢?”茨榆山小学的操场上,贾一伟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叽叽喳喳讨论起来。 “不算!我们闹着玩的!”一个虎头虎脑的男生抢着说。“算!要是别人给我起难听的外号,我会难过!”扎着马尾辫的女孩立即反驳。 贾一伟笑着点点头:“这位女同学说的对!只要让对方感到不舒服,就算是欺负人了。就像老师刚才说的,法律就像一盏红绿灯,规范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这些生动的法治课堂背后,是青龙县创新构建的“1+N”法治副校长工作机制。该县从执法一线精心筛选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以1名核心法治副校长为引领,搭配多名来自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部门的业务骨干,组建专项普法讲师团。每到开学季,讲师团成员都会提前开展集中备课,围绕青少年青春期心理特征、校园欺凌治理、涉网违法犯罪预防等学生群体的高频难题,结合县域内真实案例,为不同学段学生设计差异化普法内容。这种精准化的普法模式,让法治教育真正做到了贴学情、有温度。 青龙县的法治教育不止于课堂。他们还构建了校园安全“全链条守护”机制,将法治教育延伸至校园的每个角落和每个环节。 在青龙第一实验小学的新生开学典礼上,交警们用“拉紧家长的手就像抓牢风筝线”“头盔是保护小脑袋的‘安全壳’”等生动比喻,讲解交通安全和防欺凌知识。活动中还同步发放《家庭监护倡议书》,联动家长筑牢“第一道防线”。大石岭、龙王庙等派出所则通过校园广播、家长群推送普法短文和案例,打造“线上+线下”双重防护网络;土门子派出所联合辖区中学排查近百名走读生的接送车辆,及时消除超员、无牌等安全隐患;肖营子派出所更是为山区学校定制“便携式法治课堂”,把展板、宣传册装进手提箱,让法治教育突破地域限制。 青龙县公安局政委王亮表示,法治副校长制度不仅是普法宣传的创新,更是构建平安校园、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我们希望通过持续的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法律阳光下健康成长,让法治意识从小就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
|
青龙公安:开学礼“量身订制”
|
|
|
|
( 2025-09-1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青少年与法 |
|
□ 本报记者 李雯 9月初的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山色秋意渐浓,校园里却热闹非凡。在凤凰山乡益海学校的教室里,一名身穿警服的“老师”正站在讲台前,台下几十双眼睛专注地望着他。 “如果别人攻击,我还手,算自卫还是打架?”“把游戏账号租出去会有啥风险?”学生们抛出一个又一个贴近生活的问题,身为该校法治副校长的凤凰山派出所民警卢大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一解答,不时引来阵阵笑声和掌声。 开学季,像卢大帅这样的法治副校长们纷纷走进课堂,为学生们带来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为了这堂课,卢大帅和同事们提前梳理出学生日常最易混淆的法律问题,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量身定制普法内容——低年级学生重点讲解交通安全和基本自我保护知识;高年级学生则讲解网络犯罪预防、防范校园欺凌等更深层次的内容。 在茨榆山小学,法治副校长贾一伟的课堂同样精彩。作为茨榆山派出所民警,他围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防校园欺凌、反诈防骗、远离毒品”等重点内容,结合师生身边真实案例,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细致讲解。 “同学们,如果你给同桌起了个外号,他觉得不好听,这算不算欺负人呢?”茨榆山小学的操场上,贾一伟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叽叽喳喳讨论起来。 “不算!我们闹着玩的!”一个虎头虎脑的男生抢着说。“算!要是别人给我起难听的外号,我会难过!”扎着马尾辫的女孩立即反驳。 贾一伟笑着点点头:“这位女同学说的对!只要让对方感到不舒服,就算是欺负人了。就像老师刚才说的,法律就像一盏红绿灯,规范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这些生动的法治课堂背后,是青龙县创新构建的“1+N”法治副校长工作机制。该县从执法一线精心筛选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以1名核心法治副校长为引领,搭配多名来自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部门的业务骨干,组建专项普法讲师团。每到开学季,讲师团成员都会提前开展集中备课,围绕青少年青春期心理特征、校园欺凌治理、涉网违法犯罪预防等学生群体的高频难题,结合县域内真实案例,为不同学段学生设计差异化普法内容。这种精准化的普法模式,让法治教育真正做到了贴学情、有温度。 青龙县的法治教育不止于课堂。他们还构建了校园安全“全链条守护”机制,将法治教育延伸至校园的每个角落和每个环节。 在青龙第一实验小学的新生开学典礼上,交警们用“拉紧家长的手就像抓牢风筝线”“头盔是保护小脑袋的‘安全壳’”等生动比喻,讲解交通安全和防欺凌知识。活动中还同步发放《家庭监护倡议书》,联动家长筑牢“第一道防线”。大石岭、龙王庙等派出所则通过校园广播、家长群推送普法短文和案例,打造“线上+线下”双重防护网络;土门子派出所联合辖区中学排查近百名走读生的接送车辆,及时消除超员、无牌等安全隐患;肖营子派出所更是为山区学校定制“便携式法治课堂”,把展板、宣传册装进手提箱,让法治教育突破地域限制。 青龙县公安局政委王亮表示,法治副校长制度不仅是普法宣传的创新,更是构建平安校园、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我们希望通过持续的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法律阳光下健康成长,让法治意识从小就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