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地方新闻
13 9/13 8 9 10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动态巡防”守护城市“夜经济”
· 青海民和县检察院持续擦亮“启明星”未检品牌
· 对符合条件的特殊情况受援人开通“绿色通道”
· 图片新闻
· 创新“四步五心”工作法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 标本兼治里的“平安秘方”
· “知音·法官工作室”助力综治中心化解矛盾纠纷

武汉汉阳区:
“知音·法官工作室”助力综治中心化解矛盾纠纷

( 2025-09-0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本报记者 刘  欢
□ 本报实习生 张慧琳
  
  “一天时间就让我们达成调解,还免除了案件受理费,减少了诉讼成本!”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鹦鹉街道综治中心的“知音·法官工作室”里,某工程公司代表高兴地说。
  这是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某工程公司与某置业公司签订桩基工程施工协议,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置业公司仍欠付157万余元工程款。工程公司多次催要无果,遂诉至汉阳区人民法院。
  收案后,法院立即启动涉企案件经济影响“双向分级”评估机制。经当事人同意,案件被导入先行调解程序。考虑到项目所在地为鹦鹉街道,为降低解纷成本,法官决定在街道综治中心“知音·法官工作室”开展调解。法官从法律规定、类案处理等角度进行法律释明,并联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解中心专业调解员共同参与,提供及时、专业的法律支持。最终双方当天达成调解协议,法院予以司法确认,并依法免收案件受理费。工程公司随即收到第一期款项。
  这是汉阳区以“知音·法官工作室”为枢纽,推动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构建多元共治格局的一个缩影。
  《法治日报》记者从汉阳区委政法委了解到,该区以地方特色知音文化为纽带,打造“知音·法官工作室”特色品牌,大力推进法院专业力量融入全区综治中心体系建设,实现法官工作室在全区11个街道综治中心实质化运行,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其中,由一名骨干法官、两名资深书记员、N家法院特邀调解组织组成“1+2+N”法官团队坚持常驻区综治中心;根据各街道主要矛盾纠纷类型,选取相关业务庭实行“1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进行对接,定期轮驻街道综治中心;常态化对接、指导117个社区综治工作站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汉阳区综治中心以规范化、实战化、法治化为引导,现已探索构建“法院+”多元协同、“示范裁判+批量化解”类案调处、“科技赋能+掌上解纷”智慧解纷等多种解纷模式。
  工人张某在施工中坠楼重伤,家属情绪激动,索要高额赔偿。
  汉阳区综治中心联动法官、工会、专业调委会和法律援助律师组成专班,通过“鉴定预判+背靠背调解”机制,最终促成各方达成一致,签订调解协议并全面履行。前不久,张某家属专程送来两面锦旗致谢。
  汉阳区还建立“区综治中心法官工作室——街道法官工作室”垂直指导体系,充分发挥法院专业优势,推动矛盾纠纷在各级综治中心实质高效化解。
  据统计,今年以来,汉阳区综治中心受理分流至法官工作室调解成功的矛盾纠纷已达1800余起,完成司法确认500余件,就地速裁30余件。区法院委托综治中心其他入驻力量成功化解纠纷280余起。
  汉阳区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将继续深化“知音·法官工作室”建设,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优化工作机制,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纠纷化解服务,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和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汉阳贡献更大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