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法治
|
|
□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史天昊 在“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发生近三年后,该事件调查迎来重大进展。据多家德国媒体8月27日报道,德国警方已确认了所有涉嫌参与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人员的身份,相关部门已向6名乌克兰籍嫌疑人发出逮捕令,另有一名嫌疑人或已死亡。 首位嫌疑人被捕 德国联邦检察院8月21日发布消息说,在意大利方面协助下,一名涉嫌参与“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乌克兰男子日前在意大利被捕。根据德国检方刊发的相关声明,该名被捕男子名为“谢尔盖·K”,据披露,“谢尔盖·K”参与了一个犯罪团伙,这一团伙于2022年9月在博恩霍尔姆岛附近水域,对“北溪-1”与“北溪-2”天然气管道实施了爆炸装置布设。德检察院特别指出,该嫌疑人极可能是此次行动的核心协调者之一。 据俄媒报道,这名现年49岁的乌克兰男子在亚得里亚海沿岸度假期间被捕,警方在比对旅客办理酒店或公寓入住登记信息时发现此人为欧洲通缉对象,随后意大利警方将其抓获。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事发圣克莱门特镇附近,当时这名乌克兰男子正陪同儿子去上大学。他使用乌克兰护照在波兰购买机票并在意大利酒店入住,从而暴露行踪。 报道称,“谢尔盖·K”是一名退役上尉,曾供职于乌克兰安全局。此外,在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初期,他曾参加基辅保卫战,效力于一支精锐部队,并在其中指挥一支防空小组。“谢尔盖·K”受命率领一支由两名军人和四名平民潜水员组成的小组实施破坏行动,他们使用“安德罗墨达”号帆船实施袭击。这艘船是他们通过一家波兰空壳公司伪造文件在德国罗斯托克港租用的。此前,这艘游艇上发现了指纹和DNA样本,还发现了爆炸物痕迹。 8月22日,根据瑞典电视台获准查阅的德国调查文件,“北溪”天然气管道遭至少四枚定时炸弹的爆炸破坏,这些炸弹由一艘帆船运送至波罗的海。文件显示,帆船上有六名船员,其中四人为潜水员,他们在水下70米至80米深处的天然气管道上安放了重达14公斤至27公斤的炸弹。据报道,嫌疑人完成意大利引渡程序后,将移交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审理。 俄呼吁公布真相 2022年9月26日,连通俄罗斯和德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的波罗的海海底输气管道“北溪-1”和“北溪-2”在丹麦、瑞典附近海域发生剧烈爆炸,大量天然气泄漏。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将此事件定性为国际恐怖主义行为。事发时首条管道正处于维修停运状态,另一条管道尚未投入运营,四条管线中三条因此陷入瘫痪。运营商北溪公司声明,爆炸造成的损毁程度史无前例,且明确排除修复时间表预测。 8月26日,联合国安理会应俄罗斯要求,就“北溪”管道爆炸最新发展举行公开会。联合国负责政治和建设和平事务的助理秘书长延恰进行了通报。延恰表示,德国联邦检察官办公室仍在进行“北溪”管道爆炸的刑事调查,并于本月逮捕了一名乌克兰籍嫌疑人。 联合国强调目前没有额外信息,无法确认各方说法,呼吁相关各方保持耐心和克制,强调任何对关键民用基础设施的蓄意破坏都应受到谴责和调查,保护国际水域安全至关重要,各方应加强合作与对话,避免政治化和猜测。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第一副代表德米特里·波利扬斯基8月26日表示,德国掌握的有关“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信息比它披露的要多,希望德方不要掩盖真相,展开真正的合作。 波利扬斯基当天在联合国安理会审议“北溪”管道问题时发言说,破坏“北溪”管道的恐怖主义行为对许多国家的利益造成严重打击,“毫无疑问,我们需要对所发生的事情进行细致的调查,确定肇事者,并确保此类罪行不再发生”。他呼吁德国不要试图掩盖真相,而应展现真正的合作,提供全面的信息。 波利扬斯基还表示,俄方在相关调查以及逮捕嫌疑人过程中一直“被蒙在鼓里”,俄方认为欧洲主导的事件调查正朝着错误方向发展。 背后或另有目的 “北溪”管道爆炸是破坏跨国能源基础设施的严重事件,对全球能源供应、海洋生态环境和海上航运安全都造成了负面影响。近三年时间过去了,却依然没有等来关于“北溪”管道爆炸的明确结论和完整真相。瑞典、丹麦已宣布终止国别调查,但没有透露任何实质信息。德国的调查仍在继续,但官方公布的消息十分有限。长时间以来,公众只能通过媒体“爆料”获取信息、进行猜测。 俄媒援引《华尔街日报》报道表示,爆炸计划由乌克兰军队和特种部队的高级军官制定。当时,爆炸行动由时任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指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美国均已获悉此事。报道称,美国对此表示反对,泽连斯基下令取消了破坏行动,但破坏行动仍然进行。不过,乌克兰政府坚决否认涉事指控。 有分析认为,随着俄美关系的缓和,俄罗斯获得了一个新的外交机会,俄方有望利用这一契机,让西方内部出现一定程度的分化,从而在俄乌冲突中间接取得优势。在这种背景下,美国若在某些问题上展现出对俄罗斯更为有利的立场,将进一步强化俄方的主动性,并为其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开罗地缘政治和经济研究员艾哈迈德·阿德尔8月26日在InfoBRICS上刊登的一篇文章中提到,西方国家对“北溪”管道遭到破坏展开了新的调查,旨在剥夺泽连斯基的权力。他认为,西方国家可能想罢免泽连斯基的国家元首职位,以便有机会与俄罗斯进行谈判。阿德尔指出,基辅现任当局已立法禁止与莫斯科进行谈判。 也有观点认为,这一问题也可能在欧洲国家与乌克兰之间制造新的裂痕。德国和意大利就是典型例子——在这两个国家,社会舆论本来就对援助乌克兰存在分歧。若矛盾进一步激化,欧洲民众对继续支持乌克兰的态度或将趋于动摇。

|
德方已向多名乌克兰籍嫌疑人发出逮捕令
|
“北溪”管道爆炸案调查取得重大进展
|
|
|
|
( 2025-09-0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环球法治 |
|
□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史天昊 在“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发生近三年后,该事件调查迎来重大进展。据多家德国媒体8月27日报道,德国警方已确认了所有涉嫌参与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人员的身份,相关部门已向6名乌克兰籍嫌疑人发出逮捕令,另有一名嫌疑人或已死亡。 首位嫌疑人被捕 德国联邦检察院8月21日发布消息说,在意大利方面协助下,一名涉嫌参与“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乌克兰男子日前在意大利被捕。根据德国检方刊发的相关声明,该名被捕男子名为“谢尔盖·K”,据披露,“谢尔盖·K”参与了一个犯罪团伙,这一团伙于2022年9月在博恩霍尔姆岛附近水域,对“北溪-1”与“北溪-2”天然气管道实施了爆炸装置布设。德检察院特别指出,该嫌疑人极可能是此次行动的核心协调者之一。 据俄媒报道,这名现年49岁的乌克兰男子在亚得里亚海沿岸度假期间被捕,警方在比对旅客办理酒店或公寓入住登记信息时发现此人为欧洲通缉对象,随后意大利警方将其抓获。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事发圣克莱门特镇附近,当时这名乌克兰男子正陪同儿子去上大学。他使用乌克兰护照在波兰购买机票并在意大利酒店入住,从而暴露行踪。 报道称,“谢尔盖·K”是一名退役上尉,曾供职于乌克兰安全局。此外,在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初期,他曾参加基辅保卫战,效力于一支精锐部队,并在其中指挥一支防空小组。“谢尔盖·K”受命率领一支由两名军人和四名平民潜水员组成的小组实施破坏行动,他们使用“安德罗墨达”号帆船实施袭击。这艘船是他们通过一家波兰空壳公司伪造文件在德国罗斯托克港租用的。此前,这艘游艇上发现了指纹和DNA样本,还发现了爆炸物痕迹。 8月22日,根据瑞典电视台获准查阅的德国调查文件,“北溪”天然气管道遭至少四枚定时炸弹的爆炸破坏,这些炸弹由一艘帆船运送至波罗的海。文件显示,帆船上有六名船员,其中四人为潜水员,他们在水下70米至80米深处的天然气管道上安放了重达14公斤至27公斤的炸弹。据报道,嫌疑人完成意大利引渡程序后,将移交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审理。 俄呼吁公布真相 2022年9月26日,连通俄罗斯和德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的波罗的海海底输气管道“北溪-1”和“北溪-2”在丹麦、瑞典附近海域发生剧烈爆炸,大量天然气泄漏。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将此事件定性为国际恐怖主义行为。事发时首条管道正处于维修停运状态,另一条管道尚未投入运营,四条管线中三条因此陷入瘫痪。运营商北溪公司声明,爆炸造成的损毁程度史无前例,且明确排除修复时间表预测。 8月26日,联合国安理会应俄罗斯要求,就“北溪”管道爆炸最新发展举行公开会。联合国负责政治和建设和平事务的助理秘书长延恰进行了通报。延恰表示,德国联邦检察官办公室仍在进行“北溪”管道爆炸的刑事调查,并于本月逮捕了一名乌克兰籍嫌疑人。 联合国强调目前没有额外信息,无法确认各方说法,呼吁相关各方保持耐心和克制,强调任何对关键民用基础设施的蓄意破坏都应受到谴责和调查,保护国际水域安全至关重要,各方应加强合作与对话,避免政治化和猜测。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第一副代表德米特里·波利扬斯基8月26日表示,德国掌握的有关“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信息比它披露的要多,希望德方不要掩盖真相,展开真正的合作。 波利扬斯基当天在联合国安理会审议“北溪”管道问题时发言说,破坏“北溪”管道的恐怖主义行为对许多国家的利益造成严重打击,“毫无疑问,我们需要对所发生的事情进行细致的调查,确定肇事者,并确保此类罪行不再发生”。他呼吁德国不要试图掩盖真相,而应展现真正的合作,提供全面的信息。 波利扬斯基还表示,俄方在相关调查以及逮捕嫌疑人过程中一直“被蒙在鼓里”,俄方认为欧洲主导的事件调查正朝着错误方向发展。 背后或另有目的 “北溪”管道爆炸是破坏跨国能源基础设施的严重事件,对全球能源供应、海洋生态环境和海上航运安全都造成了负面影响。近三年时间过去了,却依然没有等来关于“北溪”管道爆炸的明确结论和完整真相。瑞典、丹麦已宣布终止国别调查,但没有透露任何实质信息。德国的调查仍在继续,但官方公布的消息十分有限。长时间以来,公众只能通过媒体“爆料”获取信息、进行猜测。 俄媒援引《华尔街日报》报道表示,爆炸计划由乌克兰军队和特种部队的高级军官制定。当时,爆炸行动由时任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指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美国均已获悉此事。报道称,美国对此表示反对,泽连斯基下令取消了破坏行动,但破坏行动仍然进行。不过,乌克兰政府坚决否认涉事指控。 有分析认为,随着俄美关系的缓和,俄罗斯获得了一个新的外交机会,俄方有望利用这一契机,让西方内部出现一定程度的分化,从而在俄乌冲突中间接取得优势。在这种背景下,美国若在某些问题上展现出对俄罗斯更为有利的立场,将进一步强化俄方的主动性,并为其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开罗地缘政治和经济研究员艾哈迈德·阿德尔8月26日在InfoBRICS上刊登的一篇文章中提到,西方国家对“北溪”管道遭到破坏展开了新的调查,旨在剥夺泽连斯基的权力。他认为,西方国家可能想罢免泽连斯基的国家元首职位,以便有机会与俄罗斯进行谈判。阿德尔指出,基辅现任当局已立法禁止与莫斯科进行谈判。 也有观点认为,这一问题也可能在欧洲国家与乌克兰之间制造新的裂痕。德国和意大利就是典型例子——在这两个国家,社会舆论本来就对援助乌克兰存在分歧。若矛盾进一步激化,欧洲民众对继续支持乌克兰的态度或将趋于动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