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
13 2/13 1 2 3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1254件矛盾纠纷在中心有效化解
· 司法部部署开展第二批青年律师西部锻炼工作
· 公安部顺利举办联合国维和警察甄选考核
· 巫恒通:英勇不屈、绝食明志的新四军团长
· 图片新闻
· 残疾预防是全社会共同责任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
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 “能办的直接办,难办的想办法办”

残疾预防是全社会共同责任

( 2025-08-2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
  □ 林楠特

  今年8月25日是第九个全国残疾预防日,主题为“预防伤害致残,共创健康生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11部门日前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广泛宣传伤害致残防控法律法规政策,交通事故、工伤、噪声、儿童伤害、老年跌倒等致残的危害性,安全防护、避险、逃生、急救等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公众增强安全意识。
  做好残疾预防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历来高度重视残疾预防工作,持续推动制定和完善残疾预防相关法规政策,《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以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国家、社会、公民在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中的责任。
  残疾预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社会工程。致残因素复杂多样,从老年人跌倒到生产事故导致的工伤残疾、从儿童意外溺水到交通违法酿成的终身缺憾,致残因素渗透在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致残风险潜藏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现实看,后天获得性因素是致残的主要因素,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这意味着多数残疾风险并非不可控,只要各方责任落实到位,许多悲剧就能从源头避免。
  今年的宣传主题聚焦预防伤害致残,目的正在于增强全社会的防范意识和责任感。进一步来说,既要强化政府主导责任,以法规政策为抓手,加强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保障饮用水安全和加强空气、噪声污染治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等,不断织密防护网;也要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摒弃“重效益、轻安全”的短视观念,让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的条款真正落地生根;还要加大普法宣传和科普力度,让残疾预防知识、行为和技能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养和能力,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形成各方面协同推进残疾预防的合力。
  残疾预防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每一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的责任人,也是残疾预防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当政府监管有力度、企业履责有温度、社会参与有广度、个人防护有自觉,我们就能筑起一道抵御伤害致残的坚固屏障,让更多人远离致残风险,共创共享健康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