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律服务·解读
8 7/8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破解精神障碍患者“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 寻找《正当防卫》中那些隐藏的真相
· 警惕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新温床”
· 最高法发布指导意见
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精神卫生条例》将施行
破解精神障碍患者“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 2025-08-2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律服务·解读
  □ 本报记者 申东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精神卫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小切口立法方式,不分章节,共32条,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顾永清在作立法说明时表示,近年来,宁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精神卫生工作综合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精神障碍患者权益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焦虑症、抑郁症等常见的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逐年增多,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逐年上升,精神卫生预防机制不健全、财政保障水平不高、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日益突显,尤其是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管理等方面亟待加强。
  为了系统地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宁夏精神卫生服务保障体系,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自治区卫健委、自治区司法厅和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努力,推动了《条例》出台。

  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
  近年来,随着精神卫生服务需求显著增长,宁夏精神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尤其是公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全区仅有4家公立精神专科医院,且3家集中在银川市。《条例》聚焦系统性体系建设,从完善三级预防机制、搭建精神卫生服务网络、构建多元康复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着力构建“预防—发现—治疗—康复—救助”全周期服务体系。
  在预防方面,《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加强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能力建设。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相关部门组织实施辖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基层综治中心等设立心理咨询室或者社会工作室,协调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或者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和心理疏导等心理健康服务。
  在医疗保障方面,《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设公立综合医院精神科或者公立精神专科医院,合理配置精神卫生医疗资源,推动精神卫生床位规模与辖区需求相匹配,保障精神障碍患者基本医疗需求。
  为弥补现阶段精神卫生服务资源不足的问题,《条例》规定,三级综合医院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设精神科,提供精神心理门诊和住院服务;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医院、康复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开设精神科,提供精神心理诊疗服务。
  《条例》还规定,自治区人民政府卫生健康部门应当建立精神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实时录入、更新相关数据信息,推动数字资源共享,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在治疗方面,《条例》规定,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应当遵循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尊重患者人格尊严的原则,严格按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保障患者在现有条件下获得良好的精神卫生服务。精神障碍的诊断应当以精神健康状况为依据,由精神科执业医师作出诊断。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违背本人意志进行确定其是否患有精神障碍的医学检查。医疗机构不得因就诊者是精神障碍患者,推诿或者拒绝为其治疗属于本医疗机构诊疗范围的其他疾病。
  在就业方面,《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精神障碍患者的实际情况,安排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为其持续康复和融入社会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鼓励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所在的用人单位,通过实行弹性工时、给予必要的陪护时间等方式,为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提供便利。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扶持有劳动能力的精神障碍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并为已经康复的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对安排精神障碍患者就业的用人单位,依法给予税收优惠,并按照规定在生产、经营、技术、资金、物资、场地等方面给予扶持。
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
  2024年,宁夏对97所学校的11.16万名儿童青少年开展抑郁症筛查,阳性率23.69%、重度阳性率3.78%。针对儿童青少年抑郁、焦虑等高发且呈上升趋势,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办公室一级调研员周继军告诉《法治日报》记者,针对当下社会层面普遍存在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关注不足、学校心理专业教师匮乏等问题,《条例》作出了具体而刚性的规定。
  《条例》规定,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监测、预警和干预工作机制;配备或者聘请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人员,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咨询室),及时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预防和减少心理健康问题。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开展符合幼儿成长阶段和身心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
  《条例》明确,学校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提升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发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义务教育普通学校不得拒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精神障碍未成年人入读,不得擅自以学生患有精神障碍为由拒绝复课复学。教育部门应当会同卫生健康等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精神障碍和心理健康问题学生休学、复学机制。
  此外,《条例》还规定,三级精神专科医院应当提供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和住院服务,二级精神专科医院应当提供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服务。
为贫困患者设立惠民条款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较难预测,造成不良后果比较严重。为进一步有效管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危险行为,《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管理工作机制,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定期筛查、登记报告、看护管理、救治救助等工作,定期研判安全风险、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条例》规定,自治区实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门诊精神类基本药物免费制度,为符合条件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提供门诊精神类基本药物。具体办法由自治区卫生健康部门会同财政、医疗保障等部门制定。鼓励有条件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抗精神类长效针剂纳入免费治疗范围。
  同时,《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保障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医疗保障部门负责完善精神障碍患者门诊慢特病和住院报销等政策,将符合规定的精神治疗类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县级人民政府应当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补贴制度,引导、督促监护人履行监护责任,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补贴标准和范围实行动态调整。鼓励有条件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购买第三方责任保险。
  “经调查,宁夏70%以上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是贫困患者,他们又因为患有这样的疾病,难以从事正常工作,所以,对他们来说,治疗费用也是不小的家庭负担。但根据目前的政策,患者免费服药覆盖率仅24.5%。因此,我们制定相关惠民条款,就是为了解决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看病贵’问题。”周继军告诉记者,为了落实惠民条款,为此,自治区财政每年将增加支出1000多万元。
漫画/李海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