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5 1/5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1 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 大型专题节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列讲读》即将开播
· 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 营造尊商重商亲商爱商浓厚氛围
· 难题不回避调解不松劲
· 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
· 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配合
· 今年以来立案侦办相关案件7000余起
· 守护“天空精灵”需要全民参与
· 图片新闻
· 哪有“钱从天降”机遇 全是精心设计陷阱
· 二维码

最高检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典型案例
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配合

( 2025-08-1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本报北京8月15日讯 记者董凡超 最高人民检察院与生态环境部今天联合发布“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支持重庆市南川区生态环境局对某公司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等6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典型案例,指导各级检察机关和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配合,凝聚更强法治合力,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据了解,2024年1月至今年7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8.6万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7.2万件、民事公益诉讼1.4万件;共提起公益诉讼7500余件,约占全部领域提起公益诉讼案件的57.6%。2018年1月至2025年7月,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共计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约5.69万件。
  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涉及尾矿库、水体污染、危险废物、大气污染等治理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价值目标一致,均是为追究违法主体生态环境损害责任、促进生态环境受损公益得到有效修复。检察机关、生态环境部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有力推动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
相关报道见三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