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经纬
|
|
□ 本报记者 王春 □ 本报通讯员 徐超 张超
晨光熹微中,一群白鹭掠过60米高的炼化塔林,羽翼轻拂氤氲雾气,倏然隐入旁边的湿地巢区。近日,在浙江宁波镇海石化工业园区,《法治日报》记者看到这样一幕。 宁波市公安局镇海区分局生态警长郎朗翻看着镇海炼化白鹭全球慢直播平台3号镜头,嘴角扬起笑意:“看,今年新孵化的幼鸟正在试飞!” 这幅工业文明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画卷,正是宁波公安以高水平生态警务护航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诠释。 近年来,宁波公安以共富、共治、生态“三大警务”建设为抓手,将高质量生态环境支撑促进高质量发展作为工作重点,不断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从基础安全提纯入手,推动警种与部门之间的联动聚合,不断拓展石化与生态共生共融外延,为宁波“经济大市挑大梁”展现公安担当。 “安全哨所”快速响应 “时速已接近30km/h,请您控制车速……”清晨的薄雾中,镇海石化开发区封闭管理区域内,电子提示声清晰回荡。一辆槽罐车缓缓驶过智能地磅,载重、货物闪点、运输路线等38项数据瞬间同步至指挥大屏。这精准的“科技之眼”,与不远处社区民警骑着标志性“凤凰牌”自行车穿梭于罐塔林间的“传统脚板”,共同构成了园区安全监管的第一道风景线。 传统巡查的细致入微与现代科技的精准高效,在此刻交汇融合。 近年来,宁波公安坚持“传统+科技”理念,将北斗导航、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备案、监管、核验机制深度融合,构建了一套具有宁波辨识度的安全防护体系,为石化园区安全增添多重砝码。 安全提纯,核心在于风险管控的关口前移和手段升级。面对日均7000辆“移动风险源”,宁波公安依托全国首套“一支队伍管危运”机制,实现对危运车辆从入园备案、途中监管到装卸核验的全过程闭环防控。 除此之外,在镇海石化工业园区,最醒目的莫过于集装箱移动联勤警务工作站,它就像“安全哨所”,灵活部署于重点石化项目一线。在石化项目工地,靠前设立快速响应的警务站,强化预警预防,将环境污染事件压灭在源头,生动诠释了“项目建设到哪里,公安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承诺,为镇海石化园区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无废园区”标杆案例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重点区域检测全覆盖 走进镇海石化园区智能指挥中心,104个排污口数据如脉搏般实时跃动。屏幕一角红光突闪——位于东区的3号排口pH值异常波动,系统自动触发智能溯源程序。这高效的“数字神经系统”,正是公安与其他部门之间联动聚合力量在实际应用上的集中体现。 “在石化园区,风险往往牵一发动全身,单打独斗行不通。”镇海分局治安大队教导员洪世海向记者介绍,工作席位上,并非只有公安民警,应急管理、生态环境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同样在此值守。 “联动,是我们应对复杂挑战的‘金钥匙’。”洪世海指着整合了多方监管信息的数字化平台说,“公安、交通、应急,数据在这里汇聚、碰撞,开出的是一剂解决危化品监管顽疾的‘复合药方’。” 宁波公安以“水陆空”立体应急防控为目标,联动石化园区管委会、应急等部门,通过搭载AI监测实验室、高空瞭望点位、地下水检测溯源网络等多维检测模型设备,全面构建污染源自动监控、治理设施用电检测、移动设备实时感知的立体检测体系,实现园区重点区域全时段动态检测全覆盖。 “我们依托绿色石化生态警务联勤站,建立‘融巡检’模式,形成‘警种+部门+行业’的共治共处。”宁波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 去年9月,石化工业园区内一家大型化工企业,其年产约100万吨的核心化工产品,因生产端与销售端的备案信息流转出现“肠梗阻”,销售渠道眼看就要“冻结”。最终,经过警种之间的沟通、部门之间的联动,事情得到合理解决。 合理打造融合示范区 “看!白鹭在给雏鸟喂鱼。”在浙江省级湿地白鹭园,镇海炼化员工通过白鹭慢直播镜头向记者介绍,这些鱼来自不远处的东海滩涂。距离白鹭园1公里外,爬满跳跳鱼和海洋生物的滩涂,已经成为白鹭的天然“食堂”。依托石化厂区的良好生态环境和完整的食物链,白鹭园近年来被评为省级观鸟胜地,成为中国首个不在天然山水间的观鸟胜地,也是中国首个重化工企业里的观鸟胜地。 泥螺山就是生态拓展的“试验田”,从泥螺山向园区望去,从白鹭园到海塘安澜工程海天驿站,再到泥螺山下,园区绿意点点延伸。守护这片绿意,不仅需要生态治理,还需要更加广泛的联动。 据宁波市公安局镇海区分局副局长张惠龙介绍,公安机关借鉴石化园区生态警务成功经验,将其作为联通共治警务、共富警务的枢纽,广泛凝聚社会、企业、公众力量,合力打造物种多样、环境优美、产业繁荣的融合示范区,让生态的“高颜值”实实在在地转化为发展的“高价值”。 伫立于宁波舟山港的臂弯,眺望塔林与鹭影交织的壮美画卷,“书藏古今”的深厚底蕴与“港通天下”的磅礴气魄在此交融共生。宁波公安以守护绿水青山的坚定信念和坚强蓝盾,在这片涌动着时代浪潮、浸润着盎然生机的热土上,奋力书写护航高质量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港城的崭新篇章。

|
|
观鸟胜地缘何能坐落于重化工企业里
|
宁波公安描绘石化基地生态警务新图景
|
|
|
( 2025-08-0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经纬 |
|
□ 本报记者 王春 □ 本报通讯员 徐超 张超
晨光熹微中,一群白鹭掠过60米高的炼化塔林,羽翼轻拂氤氲雾气,倏然隐入旁边的湿地巢区。近日,在浙江宁波镇海石化工业园区,《法治日报》记者看到这样一幕。 宁波市公安局镇海区分局生态警长郎朗翻看着镇海炼化白鹭全球慢直播平台3号镜头,嘴角扬起笑意:“看,今年新孵化的幼鸟正在试飞!” 这幅工业文明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画卷,正是宁波公安以高水平生态警务护航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诠释。 近年来,宁波公安以共富、共治、生态“三大警务”建设为抓手,将高质量生态环境支撑促进高质量发展作为工作重点,不断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从基础安全提纯入手,推动警种与部门之间的联动聚合,不断拓展石化与生态共生共融外延,为宁波“经济大市挑大梁”展现公安担当。 “安全哨所”快速响应 “时速已接近30km/h,请您控制车速……”清晨的薄雾中,镇海石化开发区封闭管理区域内,电子提示声清晰回荡。一辆槽罐车缓缓驶过智能地磅,载重、货物闪点、运输路线等38项数据瞬间同步至指挥大屏。这精准的“科技之眼”,与不远处社区民警骑着标志性“凤凰牌”自行车穿梭于罐塔林间的“传统脚板”,共同构成了园区安全监管的第一道风景线。 传统巡查的细致入微与现代科技的精准高效,在此刻交汇融合。 近年来,宁波公安坚持“传统+科技”理念,将北斗导航、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备案、监管、核验机制深度融合,构建了一套具有宁波辨识度的安全防护体系,为石化园区安全增添多重砝码。 安全提纯,核心在于风险管控的关口前移和手段升级。面对日均7000辆“移动风险源”,宁波公安依托全国首套“一支队伍管危运”机制,实现对危运车辆从入园备案、途中监管到装卸核验的全过程闭环防控。 除此之外,在镇海石化工业园区,最醒目的莫过于集装箱移动联勤警务工作站,它就像“安全哨所”,灵活部署于重点石化项目一线。在石化项目工地,靠前设立快速响应的警务站,强化预警预防,将环境污染事件压灭在源头,生动诠释了“项目建设到哪里,公安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承诺,为镇海石化园区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无废园区”标杆案例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重点区域检测全覆盖 走进镇海石化园区智能指挥中心,104个排污口数据如脉搏般实时跃动。屏幕一角红光突闪——位于东区的3号排口pH值异常波动,系统自动触发智能溯源程序。这高效的“数字神经系统”,正是公安与其他部门之间联动聚合力量在实际应用上的集中体现。 “在石化园区,风险往往牵一发动全身,单打独斗行不通。”镇海分局治安大队教导员洪世海向记者介绍,工作席位上,并非只有公安民警,应急管理、生态环境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同样在此值守。 “联动,是我们应对复杂挑战的‘金钥匙’。”洪世海指着整合了多方监管信息的数字化平台说,“公安、交通、应急,数据在这里汇聚、碰撞,开出的是一剂解决危化品监管顽疾的‘复合药方’。” 宁波公安以“水陆空”立体应急防控为目标,联动石化园区管委会、应急等部门,通过搭载AI监测实验室、高空瞭望点位、地下水检测溯源网络等多维检测模型设备,全面构建污染源自动监控、治理设施用电检测、移动设备实时感知的立体检测体系,实现园区重点区域全时段动态检测全覆盖。 “我们依托绿色石化生态警务联勤站,建立‘融巡检’模式,形成‘警种+部门+行业’的共治共处。”宁波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 去年9月,石化工业园区内一家大型化工企业,其年产约100万吨的核心化工产品,因生产端与销售端的备案信息流转出现“肠梗阻”,销售渠道眼看就要“冻结”。最终,经过警种之间的沟通、部门之间的联动,事情得到合理解决。 合理打造融合示范区 “看!白鹭在给雏鸟喂鱼。”在浙江省级湿地白鹭园,镇海炼化员工通过白鹭慢直播镜头向记者介绍,这些鱼来自不远处的东海滩涂。距离白鹭园1公里外,爬满跳跳鱼和海洋生物的滩涂,已经成为白鹭的天然“食堂”。依托石化厂区的良好生态环境和完整的食物链,白鹭园近年来被评为省级观鸟胜地,成为中国首个不在天然山水间的观鸟胜地,也是中国首个重化工企业里的观鸟胜地。 泥螺山就是生态拓展的“试验田”,从泥螺山向园区望去,从白鹭园到海塘安澜工程海天驿站,再到泥螺山下,园区绿意点点延伸。守护这片绿意,不仅需要生态治理,还需要更加广泛的联动。 据宁波市公安局镇海区分局副局长张惠龙介绍,公安机关借鉴石化园区生态警务成功经验,将其作为联通共治警务、共富警务的枢纽,广泛凝聚社会、企业、公众力量,合力打造物种多样、环境优美、产业繁荣的融合示范区,让生态的“高颜值”实实在在地转化为发展的“高价值”。 伫立于宁波舟山港的臂弯,眺望塔林与鹭影交织的壮美画卷,“书藏古今”的深厚底蕴与“港通天下”的磅礴气魄在此交融共生。宁波公安以守护绿水青山的坚定信念和坚强蓝盾,在这片涌动着时代浪潮、浸润着盎然生机的热土上,奋力书写护航高质量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港城的崭新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