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
本报讯 记者王春 通讯员陆晓芬 8月5日,浙江省湖州市政法系统召开“法护两山”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生态司法保护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据悉,湖州在全省首推法护绿水青山政法综合体3年来,环境资源犯罪破案率同比上升31%,办案周期缩短40%,出台全省首个“151”生态文明法治化方案,生态警务模式在全国推广,司法碳汇机制惠及42个乡村,带动生态产业增收超3000万元。 多部门联动,全面整合“生态联勤、环资审判、行刑衔接”等机制,推出53个跨部门联合执法事项、24个联合检查事项,制定市内联合执法工作规范。依托“1+N+1”平安法治平台和政法服务矩阵,全市构建“侦-诉-审-执”全链条协作体系,实现县级生态环境行政调解组织全覆盖。3年来,全市累计破获环食药领域刑事案件355起,生态环境领域犯罪打击质效长期居全省同类地区首位。 创新体制机制,发布《湖州市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促进条例》《湖州市绿色航运条例》等一系列法规政策,制发全省首份农业领域司法保护令;创新打造生态警务,完善数智赋能体系,县域生态警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建成生态义警队伍92支共4094名义警;承接“河湖长+检察长”规范化协作机制省级试点,率先开发协同治水应用场景,线索移送、办理反馈实现线上协同;成立涉生态检察专业指导组,联合多部门督办重大案件23件。 此外,湖州全面推行“禁止令保全+多元修复”模式,推出“司法碳汇+”工作品牌,以认购碳汇方式履行修复生态环境义务,累计判决案件132件、认购碳汇115万元;落地“生态公益林”“湿地碳汇修复”项目5个,完成树林养护更新596亩、湿地扩容332亩;创设“绿色破产”机制、“环保承诺”投资制度,引入ESG评价体系识别企业重整价值,参审涉环保破产案件34件,推动15家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
|
湖州发布“法护两山”实践成果
|
|
|
|
( 2025-08-0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
本报讯 记者王春 通讯员陆晓芬 8月5日,浙江省湖州市政法系统召开“法护两山”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生态司法保护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据悉,湖州在全省首推法护绿水青山政法综合体3年来,环境资源犯罪破案率同比上升31%,办案周期缩短40%,出台全省首个“151”生态文明法治化方案,生态警务模式在全国推广,司法碳汇机制惠及42个乡村,带动生态产业增收超3000万元。 多部门联动,全面整合“生态联勤、环资审判、行刑衔接”等机制,推出53个跨部门联合执法事项、24个联合检查事项,制定市内联合执法工作规范。依托“1+N+1”平安法治平台和政法服务矩阵,全市构建“侦-诉-审-执”全链条协作体系,实现县级生态环境行政调解组织全覆盖。3年来,全市累计破获环食药领域刑事案件355起,生态环境领域犯罪打击质效长期居全省同类地区首位。 创新体制机制,发布《湖州市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促进条例》《湖州市绿色航运条例》等一系列法规政策,制发全省首份农业领域司法保护令;创新打造生态警务,完善数智赋能体系,县域生态警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建成生态义警队伍92支共4094名义警;承接“河湖长+检察长”规范化协作机制省级试点,率先开发协同治水应用场景,线索移送、办理反馈实现线上协同;成立涉生态检察专业指导组,联合多部门督办重大案件23件。 此外,湖州全面推行“禁止令保全+多元修复”模式,推出“司法碳汇+”工作品牌,以认购碳汇方式履行修复生态环境义务,累计判决案件132件、认购碳汇115万元;落地“生态公益林”“湿地碳汇修复”项目5个,完成树林养护更新596亩、湿地扩容332亩;创设“绿色破产”机制、“环保承诺”投资制度,引入ESG评价体系识别企业重整价值,参审涉环保破产案件34件,推动15家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