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政法
9 3/9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行政机关“零败诉”背后的司法智慧
· 让马锡五审判方式焕发时代华光
· 为自贸港建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保障
· 进一步整合职能优势凝聚工作合力
· 图片新闻
· 法治青春力量温暖北疆大地
· 用耐心智慧和温度浇灌“护苗工程”

行政机关“零败诉”背后的司法智慧
白城法院全力破解行政案件“三高”难题

( 2025-08-0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本报记者 刘中全
  
  在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嫩江湾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施工现场,曾经因征地补偿引发的15起行政纠纷已圆满化解。
  “法院和政府工作人员前后找我谈了6次,不仅帮我争取到了搬迁补贴,还联系了新店面。”商户张某的餐馆从景区核心区搬迁至新址后,生意比以往更红火。
  张某的经历折射出白城行政争议化解机制的深刻变革——从2023年行政机关20.34%的败诉率,到2024年降至6.40%,再到2025年上半年实现“零败诉”,白城市中级人民法院用司法智慧破解了行政案件“上诉率高、申诉率高、信访率高”的治理难题。
告官见官
  “我是镇赉县分管民政的副县长,今天就张某申请低保被拒一案,代表县政府说明情况。”2024年深秋,镇赉县人民法院审判庭内,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
  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白城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始终保持100%,其中“一把手”出庭16件次,“告官不见官”的现象彻底成为历史。
  这种转变源于制度设计的刚性。白城中院推动建立“两个一律”工作机制:诉至法院的行政纠纷,一律由中院提级对接两级政府,一律与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直接沟通。2024年,该院对18件一审行政案件实现提前与政府会商,提出的法律建议全部被采纳,实现了“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的良好效果。
  “每一场庭审都是法治公开课,既解纠纷又普法,这种教育作用比单纯判决更深远。”白城中院院长李相富说。
  更具深意的是庭审功能的拓展。近3年来,白城法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观摩庭审60余次,镇赉县某民生领域非诉执行案件庭审后,县政府当即组织相关部门召开整改会,将司法建议转化为12项民生保障措施。
前端治理
  通榆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大厅的档案柜里,一份被撤销的婚姻登记档案格外醒目。
  2024年,通榆县人民法院在审查冯某、潘某的撤销婚姻登记申请时,发现当事人存在未满法定婚龄、隐瞒离婚事实等问题。法院没有简单立案审理,而是建议民政部门启动“自我纠正”程序,最终不仅规范了登记行为,更推动全县婚姻登记系统升级了信息核验功能。
  这种“前端治理”思维已成为白城法院的工作准则。
  2022年以来,全市法院对49件存在明显瑕疵的行政行为,均建议行政机关进行自我纠错,避免败诉风险。白城中院连续8年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2023年针对两起违法征收案件提出的司法建议,促使征收双方达成和解,直接减少后续近10起诉讼。
  大安市人民法院龙沼镇法官联系点的“民情日志”记录着更细致的治理实践。法官每周下沉走访,与乡镇干部联合调处矛盾,提出的“土地流转规范指引”被纳入镇政府工作手册,该镇由此成为全市首个“无行政诉讼乡镇”。这种“司法建议+基层治理”的创新模式,3年来已向行政机关提出26条综合治理建议,采纳率达80%。
府院联动
  在洮南市化工产业园区建设现场,王氏兄弟的房屋征收补偿纠纷历经诉前、诉中、判后三次调解后终获圆满解决。
  “法官前后组织了11次协调,既考虑到了我们的实际困难,也讲清了项目建设的公共利益,最后达成的补偿方案我们也都满意。”王氏兄弟认可的背后,是白城市行政案件调撤率从2024年23.35%至2025年上半年30.77%的显著提升。
  这种变化得益于“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的高效运转。据介绍,该中心构建“法官+行政机关+人民调解员”模式,2024年以来受理的69起案件中,52起化解在诉前,化解率达75.36%。大安市政府在嫩江湾景区创建中,通过府院联动平台化解违建纠纷15起,9家商户自愿搬离,19起诉讼案件中10起以调解或撤诉结案,确保了景区建设的如期推进。
  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的发挥更显制度优势。白城法院联合司法行政、检察等机关统一裁判尺度,在案件受理时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行政复议途径。大安法院参与制定的“两降一升”工作方案,推动行政复议纠错率同比下降18%,形成了“复议优先、诉讼断后”的“争议过滤”机制。
司法温度
  “没想到法院不仅帮我们维权,还解决了我们的实际困难。”拿到司法救助金的贫困户李某动容地说。
  2024年,白城中院协调41万元救助资金,帮助8名生活困难的当事人渡过难关;在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300万元专项救助金中,白城法院争取到102万元,覆盖29名受助者。
  这种人文关怀还延伸到行政执法全过程。针对行政执法人员,开展“以庭代训”专题培训50余次,省高院聘请专家专题讲授土地征收、工伤保险等课程,200余名执法人员参加培训。其中,白城中院法官在市政府党组学习会上解读行政处罚法的场景,更成为推动依法行政的生动注脚。
  数据印证着治理成效:2024年,白城法院受理行政一审案件同比下降11.6%,2025年上半年再降28.35%。
  “抓前端、治未病”,白城法院立足司法审判职能,牢牢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时代内涵和精神实质,积极促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可复制的“白城方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