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
13 2/13 1 2 3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构筑群众合法权益保障防线
· 吉林政法机关进律协宣讲法治化营商环境政策
· 山东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开展安全生产系列活动
· 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 倪关林、徐四林:利刃寒光无所惧 满腔热血护平安
· 擦亮自贸港特色涉外审判品牌
· “三力”赋能筑牢平安根基

擦亮自贸港特色涉外审判品牌
海南法院打造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

( 2025-08-0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
  □ 本报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盛夏炎炎,海南省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海南自由贸易港第二国际商事法庭干警持续走访崖州湾科技城部分项目和企业,通过涉外诉讼就近服务、涉外法治宣教、多元平台解纷等方式,给国内外投资者吃下法治“定心丸”。
  “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成型起势,今年12月18日又将迎来封关运作,大量国内外市场主体涌入,涉外民商事纠纷剧增。”近日,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告诉《法治日报》记者,瞄准新形势新需求,海南省高院立足审判职能,召开全省涉外审判工作会议,出台加强涉外审判工作意见,组建两个专门法庭,健全国际商事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着力打造具有自贸港特色涉外审判品牌。
  历经6年时间打磨,一幅“打造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优选地’,以高水平涉外审判服务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法治新画卷,正在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徐徐展开。
形成涉外审判新格局
  原告加拿大公民与被告谢某系多年好友,但因房屋所有权确认、不当得利等问题引发多起诉讼、执行案件。原告长期在国外居住,希望尽快将房屋过户。被告认为原告未兑现承诺,且执行案件过程中将其唯一的房屋拍卖,拒绝协助过户。
  为此,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海南自由贸易港第一国际商事法庭在立案时将关联案件信息第一时间推送给诉讼、执行法官,矛盾化解关口前移。法官将诉讼和执行协同进行,促成双方握手言和,诉讼、执行案件一揽子解决。
  “这得益于海南自由贸易港第一国际商事法庭创立的‘立审执一体化’集中审判运行机制,解决了审判力量分散、各自为政、执行难的问题,入选海南省第六批制度创新案例并获得海南省第一届制度创新奖二等奖。”海南一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雪茹介绍。
  2025年3月19日,海南省高院党组书记、院长戴军到海南一中院调研涉外民商事审判工作。他强调,要在加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谋划好全省涉外审判工作。
  作为海南自贸港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海南第一、第二涉外民商事法庭于2019年9月26日分别在海口、三亚成立。
  为适应自贸港封关运作新需求,海南高院科学调整涉外民商事案件管辖机制,优化涉外民商事审判布局。争取上级法院和省委编办支持,将两个“立审执一体化”的海南第一、第二涉外审判庭更名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第一、第二国际商事法庭,调整管辖和审判职能,突显国际化特点。
  此外,海南省高院确定海口市秀英区人民法院、文昌市人民法院、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和洋浦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4家基层法院跨区域集中管辖一审涉外民商事案件,方便当事人诉讼、提高审判质效。
  眼下,海南法院形成了以省高院民四庭为牵引、2个国际商事法庭为示范、4个基层法院为支撑的“特定管辖法院、专门审判机构、专业审判人员”涉外民商事审判新格局。
探索多元解纷新机制
  在连某与郑某申请认可香港特别行政区仲裁裁决案中,海南自由贸易港第二国际商事法庭通过对域外仲裁裁决的穿透式审查,发现案涉仲裁当事人存在企图通过境外仲裁方式规避内地破产法相关规定之嫌。
  “经层报最高人民法院并获核准,裁定不予认可案涉境外仲裁裁决书。”海南自由贸易港第二国际商事法庭负责人林婷说。
  近年来,海南法院优化法院与仲裁机构的衔接配合机制,深化琼港两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海南自由贸易港第一国际商事法庭办理两例协助香港地区仲裁机构财产保全案件,保障港籍当事人申请认可和执行香港仲裁裁决。
  三亚中院与三亚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创建涉外劳动争议裁审衔接机制,为外籍劳动者提供更加多元、便捷的“一站式”法律服务。该机制入选海南第五批优化营商环境示范案例。
  走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中心,1500平方米的大厅宽敞明亮,商事主体征信查询、诉讼、仲裁、调解等窗口设施一应俱全,可实现对国际商事纠纷的集中受理、统一分拨、高位监管、数据研判和多元化解。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2024年6月19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中心在海南一中院启用,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第一国际商事法庭诉、调、裁“三位一体”制度创新基础上,对标国际高水平开放的国家和地区建设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
  据统计,该中心挂牌以来共受理案件上百件。国际商事纠纷“三位一体”多元化解机制荣获国务院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第二批“最佳实践案例”,系海南唯一入选案例。
  “打造诉讼、调解、仲裁三种纠纷解决方式相互协调、衔接流畅、形成合力的运行机制,为全国提供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海南方案。”省高院民四庭有关负责人介绍。
优化诉讼服务新模式
  打开海南“一站式”域外法查明平台,核心功能已完成开发、联调、测试与部署,初始版本已完成,可以通过互联网正常访问使用……
  平台按照“19大功能+8大系统对接+4大知识库+4大计算模型”的架构,由三亚中院建设。这是继“‘立审执’一体化的管辖运行机制”和“国际商事纠纷‘三位一体’多元化解机制”后,海南涉外审判机制的又一重要创新。
  建设海南自贸港,迫切需要全面提升涉外法治服务水平,便捷高效化解国际商事纠纷,为投资者提供更高水平的法律服务和保障。海南法院着力构建示范性涉外诉讼服务体系,推进涉外审判精品战略,提升审判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
  据了解,海南法院在全省重点经济发展园区设立司法服务工作站,做到法律服务差异化、特色化。创设诉讼退费及执行领款绿色通道,开辟涉外诉讼便利引导最佳路径。连续5年组成专门团队入驻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进行法治宣传。
  此外,全省法院主动适应自贸港封关运作的营商环境要求,聚焦当前涉外诉讼服务领域难点、堵点问题,科学构建以优质平台、便捷流程、专业团队为核心要素的涉外诉讼服务体系。参与中央法务区总体建设工作方案及2024年重点任务文件的制定工作。
  在审理一家航空公司与金某公司航空货物运输合同纠纷一案时,海口海事法院论证了《蒙特利尔公约》规定的货损索赔条件以及请示变更的适用标准,明确国际航空运输合同纠纷的裁判规则,凸显了自贸港法院专业化审判优势。案例入选最高法第二批服务保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典型案例。
  为促进国际司法交流,“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国际交流中心海南基地”三亚法官学院举办尼泊尔法官研修班。海南省高院承办金砖国家大法官论坛,提升自贸港国际影响力。
  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在即,海南法院正加快融入涉外法治工作体系,提升涉外审判工作能力,在国际经贸规则构建与涉外法治实践中彰显司法智慧与海南担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