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
13 8/13 7 8 9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科技赋能提质效 服务暖心促融通
· 成都世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立
· 两个月重点整治四类突出问题
· 联合战场的追光人
· 博尔塔拉供电加快推进电网改造工程
· 关注·普法 
· 甘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让企业安心发展
· 司法护航让家庭教育更有力量

司法护航让家庭教育更有力量

( 2025-07-3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马树娟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第四批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全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典型案例,旨在推动各地进一步深化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促进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治理。
  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塑造着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从司法实践来看,涉未成年人案件的发生,大多与家庭教育“失守”有关。2021年我国出台家庭教育促进法,将家庭教育从传统“家事”上升为重要“国事”。这部法律既明确了父母的监护教育职责,也要求司法机关等部门协同参与,共同破解家庭教育难题。司法机关在办案中同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能够及时修补涉案家庭的教育漏洞,为已犯错的未成年人构建正向成长环境,帮助其回归正轨。
  以此次发布的“潘某某盗窃案”为例,16岁的潘某某因父母长期外出务工,且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未能在其出现不良行为迹象时及时制止,导致其认知偏差加剧,最终走上犯罪道路。此案既揭示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普遍困境,也反映出粗暴管教方式对未成年人成长的负面影响。针对这一情况,

  下转第八版  
  上接第一版

检察机关依托与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共建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对潘某某父母开展专业指导,既压实父母责任,又帮助其转变管教方式。最终仅用3个月时间就帮助这个家庭实现了蜕变,潘某某也从一名“问题少年”成长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充分体现了专业化指导的重要价值。
  更值得关注的是,检察机关还以此为契机,会同多部门对家庭教育指导案件进行系统梳理,将涉案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问题分类归纳,并最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家庭教育指导案例库。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解决了个案问题,更推动类案指导体系化,大幅提升了家庭教育指导的效率和科学性。
  家庭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线。此次发布的案例充分表明,通过司法机关、妇联、关工委等多部门协作和专业力量的介入,能够有效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让家庭教育更有力量。期待各地以这批案例为参考,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做深做实,让更多迷途少年在专业指导下重回生活正轨,实现健康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