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法
|
|
□ 本报记者 张淑秋 □ 本报通讯员 林 姗 丁雅萍
福建厦门,因海而生,向海而兴。这里企业云集,商事活跃,创新涌动,是投资兴业的逐梦热土。然而伴随经济发展,企业经营纠纷也不断产生。为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在诉讼中,财产保全措施被广泛应用。但频繁的财产保全,也会对企业造成困扰。 近年来,面对企业在诉讼中财产保全带来的经营困扰,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法院勇于创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信用建设为基础,以司法赋能为路径,于2024年底在全省首创“财产保全概括性反担保机制”(以下简称反担保机制),以法治智慧护航企业安心发展,让信用红利在司法服务中充分释放。 一纸保函破题 “多亏了湖里法院的创新机制,让我们这盘棋又活了!”不久前,厦门某物流集团负责人拿着刚收到的银行保函,长舒了一口气。 2025年5月,该物流集团公司及其21家子公司通过中国银行厦门市分行,向湖里法院开具了一份额度达3000万元的反担保函。这意味着,未来一年内,若这22家企业在湖里法院涉诉,在该额度内,法院将不再冻结其账户、查封其资产,而是以银行信用担保替代传统保全。 在诉讼过程中,财产保全是债权人维权的重要手段,但对被保全企业而言,账户被冻结、资产被查封往往意味着资金链承压、供应链受阻。2024年6月,某建筑公司通过湖里区“亲清一家人”企业服务平台表示:因多起诉讼频繁遭遇财产保全,公司账户被反复冻结,工程款支付严重延迟,供应商关系面临破裂,经营举步维艰,请求用“大保函”替代财产保全措施。 企业的诉求引发湖里法院高度关注。经深入调研发现,此类困境普遍存在,如何在保障债权人权益与维护企业生存发展之间寻求平衡,成为司法服务营商环境的必答题。 “破题的关键在于创新信用应用。”湖里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下,湖里法院联动金融机构、走访企业代表,反复研讨论证,最终构建了以“信用前置+金融赋能”为核心的反担保机制。符合条件的信用良好的企业,可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预先提供一定额度的反担保,法院在额度内不再采取实物保全措施,而是向申请人出具《财产保全案件权利登记证书》(以下简称《权利登记证书》)。若被保企业败诉后未履行义务,则由担保机构直接承担反担保责任。反担保机制既保障了债权实现,又为企业经营按下了“保护键”。 两大创新突破 2024年11月底,湖里法院收到首份额度1.5亿元、期限一年的反担保函。12月初,该院发出全省首份《权利登记证书》,标志着反担保机制落地运行。今年5月,某物流集团与其21家子公司获得集约化反担保函,信用即资产、集团化担保两大创新突破,更是实现了反担保机制从“1.0”到“2.0”的升级跨越。 信用即资产,实现“事前防范”新飞跃。“反担保机制把‘企业信用’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发展资本。”该物流集团负责人深有感触。反担保机制依托金融机构对企业征信的严格评估出具保函,法院基于银行强大信用认可不采取实物保全,债权人则基于司法公信力接受《权利登记证书》,形成了“企业—银行—法院—债权人”的闭环信任链。凭借59亿元的雄厚注册资本和优质信用记录,该物流集团快速通过银行审核,其子公司无需重复提交材料即可共享额度,真正将信用价值转化为便利。 集团化担保,破解“连环困局”新路径。“一张保函能覆盖22家公司,包括香港子公司,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该物流集团法务人员说。传统保函仅针对单一企业主体,反担保机制则打破地域和法人界限,创新“额度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团化担保模式。对于业务多元、子公司众多的企业集团,彻底改变了“一案一保、一企一函”的繁琐模式,显著降低司法成本和担保费用。 三重效益凸显 反担保机制运行数月来,湖里法院已累计出具10份《权利登记证书》,有效平衡各方权益,实现了多赢共赢,反担保机制运行产生的三重效益也日益凸显。 让企业轻装上阵安心经营。“以前账户三天两头被冻结,供应商讨债、工资发放都提心吊胆。现在有了这张保函,就像吃了定心丸,终于可以集中精力搞发展了!”该物流集团负责人道出了众多受益企业的心声。反担保机制保障了企业的融资、招标投标、货款支付等核心经营能力,为企业注入了发展稳定剂。 助债权人高效维权降本减负。珠海某公司曾在湖里法院申请保全时收到《权利登记证书》。“起初没查封资产,确实有点担忧。但法官详细解释,银行的担保比查封实物更可靠,执行时可以直接划扣,避免了资产被另案参与分配的风险,等于获得100%保障。”该公司委托诉讼代理人表示这种维权方式更省心、更有确定性。 为区域营商注入信用新动能。反担保机制以企业信用为基石,将“强制保全”升级为“信用激励”,有效引导企业珍视自身信用记录,彰显了司法的智慧和温度,为构建更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和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生动实践。 “司法改革永无止境,我们希望通过机制创新,让企业真切感受到法治并非冰冷锁链,而是护航发展的温暖力量。”湖里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
|
以信用“大保函”解企业发展难
|
厦门湖里法院创新推广财产保全概括性反担保机制
|
|
|
( 2025-07-3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
□ 本报记者 张淑秋 □ 本报通讯员 林 姗 丁雅萍
福建厦门,因海而生,向海而兴。这里企业云集,商事活跃,创新涌动,是投资兴业的逐梦热土。然而伴随经济发展,企业经营纠纷也不断产生。为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在诉讼中,财产保全措施被广泛应用。但频繁的财产保全,也会对企业造成困扰。 近年来,面对企业在诉讼中财产保全带来的经营困扰,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法院勇于创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信用建设为基础,以司法赋能为路径,于2024年底在全省首创“财产保全概括性反担保机制”(以下简称反担保机制),以法治智慧护航企业安心发展,让信用红利在司法服务中充分释放。 一纸保函破题 “多亏了湖里法院的创新机制,让我们这盘棋又活了!”不久前,厦门某物流集团负责人拿着刚收到的银行保函,长舒了一口气。 2025年5月,该物流集团公司及其21家子公司通过中国银行厦门市分行,向湖里法院开具了一份额度达3000万元的反担保函。这意味着,未来一年内,若这22家企业在湖里法院涉诉,在该额度内,法院将不再冻结其账户、查封其资产,而是以银行信用担保替代传统保全。 在诉讼过程中,财产保全是债权人维权的重要手段,但对被保全企业而言,账户被冻结、资产被查封往往意味着资金链承压、供应链受阻。2024年6月,某建筑公司通过湖里区“亲清一家人”企业服务平台表示:因多起诉讼频繁遭遇财产保全,公司账户被反复冻结,工程款支付严重延迟,供应商关系面临破裂,经营举步维艰,请求用“大保函”替代财产保全措施。 企业的诉求引发湖里法院高度关注。经深入调研发现,此类困境普遍存在,如何在保障债权人权益与维护企业生存发展之间寻求平衡,成为司法服务营商环境的必答题。 “破题的关键在于创新信用应用。”湖里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下,湖里法院联动金融机构、走访企业代表,反复研讨论证,最终构建了以“信用前置+金融赋能”为核心的反担保机制。符合条件的信用良好的企业,可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预先提供一定额度的反担保,法院在额度内不再采取实物保全措施,而是向申请人出具《财产保全案件权利登记证书》(以下简称《权利登记证书》)。若被保企业败诉后未履行义务,则由担保机构直接承担反担保责任。反担保机制既保障了债权实现,又为企业经营按下了“保护键”。 两大创新突破 2024年11月底,湖里法院收到首份额度1.5亿元、期限一年的反担保函。12月初,该院发出全省首份《权利登记证书》,标志着反担保机制落地运行。今年5月,某物流集团与其21家子公司获得集约化反担保函,信用即资产、集团化担保两大创新突破,更是实现了反担保机制从“1.0”到“2.0”的升级跨越。 信用即资产,实现“事前防范”新飞跃。“反担保机制把‘企业信用’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发展资本。”该物流集团负责人深有感触。反担保机制依托金融机构对企业征信的严格评估出具保函,法院基于银行强大信用认可不采取实物保全,债权人则基于司法公信力接受《权利登记证书》,形成了“企业—银行—法院—债权人”的闭环信任链。凭借59亿元的雄厚注册资本和优质信用记录,该物流集团快速通过银行审核,其子公司无需重复提交材料即可共享额度,真正将信用价值转化为便利。 集团化担保,破解“连环困局”新路径。“一张保函能覆盖22家公司,包括香港子公司,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该物流集团法务人员说。传统保函仅针对单一企业主体,反担保机制则打破地域和法人界限,创新“额度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团化担保模式。对于业务多元、子公司众多的企业集团,彻底改变了“一案一保、一企一函”的繁琐模式,显著降低司法成本和担保费用。 三重效益凸显 反担保机制运行数月来,湖里法院已累计出具10份《权利登记证书》,有效平衡各方权益,实现了多赢共赢,反担保机制运行产生的三重效益也日益凸显。 让企业轻装上阵安心经营。“以前账户三天两头被冻结,供应商讨债、工资发放都提心吊胆。现在有了这张保函,就像吃了定心丸,终于可以集中精力搞发展了!”该物流集团负责人道出了众多受益企业的心声。反担保机制保障了企业的融资、招标投标、货款支付等核心经营能力,为企业注入了发展稳定剂。 助债权人高效维权降本减负。珠海某公司曾在湖里法院申请保全时收到《权利登记证书》。“起初没查封资产,确实有点担忧。但法官详细解释,银行的担保比查封实物更可靠,执行时可以直接划扣,避免了资产被另案参与分配的风险,等于获得100%保障。”该公司委托诉讼代理人表示这种维权方式更省心、更有确定性。 为区域营商注入信用新动能。反担保机制以企业信用为基石,将“强制保全”升级为“信用激励”,有效引导企业珍视自身信用记录,彰显了司法的智慧和温度,为构建更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和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生动实践。 “司法改革永无止境,我们希望通过机制创新,让企业真切感受到法治并非冰冷锁链,而是护航发展的温暖力量。”湖里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