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法
|
|
□ 本报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来到海南省海口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醒目的“海口国家高新区司法保护联系点”标识映入眼帘。服务窗口前,法院值班干警正与来访者轻声交谈。 这个集巡回办案、诉讼服务、专业咨询于一体的创新“护航站”,是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加强服务自贸港重点园区党建阵地建设,以组织联建推动组织融合,驱动重点园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作为自贸港建设样板区,13个重点园区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点区域。”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苏志辉告诉记者,成立5年来,法院锚定服务保障重点园区目标,围绕司法审判、纠纷化解、法治研究、普法宣传、司法问诊五项内容,以“五联”(组织联建、理论联学、活动联办、资源联享、机制联创)为抓手,以“五融”(组织融合、思想融合、业务融合、发展融合、创新融合)为目标,探索“五联五融”党建联动工作机制,以高质量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推动重点园区高质量发展。 联建联学联办 据介绍,5年来,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坚持组织联建,强化园区党建阵地建设,开展党建联建,推动组织融合。先后与海口复兴城、博鳌乐城先行试验区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等主题活动,组织党员、团员到重点园区普法。 目前,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知识产权特区审判庭、海口国家高新区审判庭等5个巡回办案点以及海南生态软件园、文昌国际航天城等重点园区司法保护联系点已挂牌运行。按照“1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或书记员”选配重点园区司法联系员,把党员派到服务企业最前沿。 记者注意到,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坚持党的创新理论、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联学,推动思想融合,组织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走进海口国家高新区,与海口复兴城企业代表开展理论共学活动。深入重点园区,与重点园区管理主体和企业代表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等政策法规开展深层次探讨。 坚持活动联办,推动业务融合。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开展“党建+研讨”主题党日活动,牵头召开重点园区北部片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座谈会。依托“海南大学知识产权研究实践基地”,举办自贸港知识产权创新发展与保护研讨会,与园区头部企业代表围绕“数字经济下版权创新发展与保护”等深入交流。 院企联享联创 6月12日,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以“园区审判庭巡回审判+调解”模式,在海口国家高新区审判庭成功调解一起涉药品技术转让合同纠纷。 这得益于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坚持司法审判资源、科研资源联享,形成优势互补,推动发展融合。 近年来,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在重点园区常态化开展巡回办案、现场咨询、纠纷调解等活动,开庭审理重大案件,邀请重点园区及相关企业代表旁听,推动司法审判资源进园区、进企业,强化重点园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成立5年来,共开展巡回审判40余次,审理涉园区案件256件。此外,举办3期种质资源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讨会,助力海南自贸港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中转基地建设。组织审判人员深入基地调研,邀请科研专家授课,提升技术类案件审判能力。 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坚持协同保护机制、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联创,推动创新融合。与多部门联合签署《三亚市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框架协议》,签约入驻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综合性法治服务保障中心,同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等部门出台《南繁植物新品种保护联合行动方案》。 针对知识产权一体化保护和重点园区企业需求,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与海口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三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签署《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合作备忘录》,提升多元解纷效能。 优化营商环境 如今,“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正如同热带雨林般在各重点园区蓬勃生长、蔚然成荫。 “这离不开我们创新‘五联五融’党建联动工作机制,擦亮‘法院+重点园区’党建品牌,靠前服务重点园区创新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邢君表示,随着工作机制推进,海南自贸港知识产权法院与重点园区管理主体、企业之间沟通更紧密,对园区企业司法保护需求把握更精准。 2021年以来,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共深入重点园区开展调研座谈30余次,提出知识产权类型化案件快审机制运行规范等涉重点园区工作措施20余项。 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探索种业保护领域制度创新,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省知识产权局等共同申报的“南繁种业知识产权特区”创新案例,作为第十五批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案例发布。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共同申报“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聚焦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助力种业振兴战略落地见效”案例,作为海南省第二批优化营商环境示范案例推广发布。 成立5年来,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已向驻在重点园区的特邀调解组织海口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三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推送案件296件,调解成功189件,调解成功率63.85%,重点园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
|
“五联五融”驱动重点园区高质量发展
|
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探索党建联动工作机制
|
|
|
( 2025-07-1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
□ 本报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来到海南省海口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醒目的“海口国家高新区司法保护联系点”标识映入眼帘。服务窗口前,法院值班干警正与来访者轻声交谈。 这个集巡回办案、诉讼服务、专业咨询于一体的创新“护航站”,是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加强服务自贸港重点园区党建阵地建设,以组织联建推动组织融合,驱动重点园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作为自贸港建设样板区,13个重点园区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点区域。”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苏志辉告诉记者,成立5年来,法院锚定服务保障重点园区目标,围绕司法审判、纠纷化解、法治研究、普法宣传、司法问诊五项内容,以“五联”(组织联建、理论联学、活动联办、资源联享、机制联创)为抓手,以“五融”(组织融合、思想融合、业务融合、发展融合、创新融合)为目标,探索“五联五融”党建联动工作机制,以高质量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推动重点园区高质量发展。 联建联学联办 据介绍,5年来,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坚持组织联建,强化园区党建阵地建设,开展党建联建,推动组织融合。先后与海口复兴城、博鳌乐城先行试验区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等主题活动,组织党员、团员到重点园区普法。 目前,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知识产权特区审判庭、海口国家高新区审判庭等5个巡回办案点以及海南生态软件园、文昌国际航天城等重点园区司法保护联系点已挂牌运行。按照“1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或书记员”选配重点园区司法联系员,把党员派到服务企业最前沿。 记者注意到,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坚持党的创新理论、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联学,推动思想融合,组织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走进海口国家高新区,与海口复兴城企业代表开展理论共学活动。深入重点园区,与重点园区管理主体和企业代表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等政策法规开展深层次探讨。 坚持活动联办,推动业务融合。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开展“党建+研讨”主题党日活动,牵头召开重点园区北部片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座谈会。依托“海南大学知识产权研究实践基地”,举办自贸港知识产权创新发展与保护研讨会,与园区头部企业代表围绕“数字经济下版权创新发展与保护”等深入交流。 院企联享联创 6月12日,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以“园区审判庭巡回审判+调解”模式,在海口国家高新区审判庭成功调解一起涉药品技术转让合同纠纷。 这得益于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坚持司法审判资源、科研资源联享,形成优势互补,推动发展融合。 近年来,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在重点园区常态化开展巡回办案、现场咨询、纠纷调解等活动,开庭审理重大案件,邀请重点园区及相关企业代表旁听,推动司法审判资源进园区、进企业,强化重点园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成立5年来,共开展巡回审判40余次,审理涉园区案件256件。此外,举办3期种质资源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讨会,助力海南自贸港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中转基地建设。组织审判人员深入基地调研,邀请科研专家授课,提升技术类案件审判能力。 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坚持协同保护机制、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联创,推动创新融合。与多部门联合签署《三亚市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框架协议》,签约入驻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综合性法治服务保障中心,同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等部门出台《南繁植物新品种保护联合行动方案》。 针对知识产权一体化保护和重点园区企业需求,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与海口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三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签署《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合作备忘录》,提升多元解纷效能。 优化营商环境 如今,“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正如同热带雨林般在各重点园区蓬勃生长、蔚然成荫。 “这离不开我们创新‘五联五融’党建联动工作机制,擦亮‘法院+重点园区’党建品牌,靠前服务重点园区创新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邢君表示,随着工作机制推进,海南自贸港知识产权法院与重点园区管理主体、企业之间沟通更紧密,对园区企业司法保护需求把握更精准。 2021年以来,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共深入重点园区开展调研座谈30余次,提出知识产权类型化案件快审机制运行规范等涉重点园区工作措施20余项。 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探索种业保护领域制度创新,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省知识产权局等共同申报的“南繁种业知识产权特区”创新案例,作为第十五批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案例发布。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共同申报“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聚焦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助力种业振兴战略落地见效”案例,作为海南省第二批优化营商环境示范案例推广发布。 成立5年来,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已向驻在重点园区的特邀调解组织海口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三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推送案件296件,调解成功189件,调解成功率63.85%,重点园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