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
13 8/13 7 8 9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半年入门一年出师三年成才
· 推动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 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食品检验方法
· 划分不予处罚一般处罚等裁量阶次
· 将加强铁路防洪重点处所巡守监护
· 上半年北京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 筑牢反诈防线
· 矛盾调解接地气 智慧防控全天候
· 漯河供电优化服务举措护航高铁建设

矛盾调解接地气 智慧防控全天候
萍乡麻山派出所创新基层治理模式

( 2025-07-0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本报记者   周孝清
  □ 本报通讯员 张国平

  在赣西萍乡市湘东区麻山镇,一幅以平安为底色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麻山派出所通过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血脉,10余年间实现辖区个人极端暴力犯罪、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民转刑”案件“零发生”,助力全区公安工作连续数年公众安全感和公安工作满意度位列全省前列。2023年,该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婆婆那辈的团结精神传到了我们手里,现在村里九成矛盾不出村就能解决。”近日,“幸福十姐妹”团队第三代带头人陈芝莲自豪地对《法治日报》记者说。
  全国文明村——麻山镇幸福村的“幸福十姐妹”团队,是麻山派出所构建基层治理共同体的生动注脚。这支跨越半个世纪的巾帼队伍,在派出所指导下从互助育儿发展为专业调解力量,矛盾调解接地气,累计化解家庭婚恋、邻里纠纷千余起。
  今年96岁的第一代“幸福十姐妹”刘辉兰感慨道:“从前帮带娃做家务,现在村里家家和睦,这份事业越干越有奔头!”
  同时,麻山派出所整合210名志愿者成立14个农村社会治理综合体,建立分级管理、“三调联动”的“安萍调解室”。自2023年以来,该所依托“幸福十姐妹”等群防组织,共摸排化解矛盾纠纷565起,矛盾化解率达99.34%。
  麻山镇98平方公里的田间地头,在科技加持下“尽收眼底”“一键管控”。
  麻山派出所不断健全“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实现全天候智慧防控。在该所综合指挥室可以看到,“平安乡村”的数百个视频资源,让基层治理有了“千里眼”;“一呼百应”联防平台实现警民实时联动;“码上护校”系统守护全镇9所中小学平安。
  “平安红利正转化为发展动能。”麻山派出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25年辖区总警情同比下降19.1%,小案快破率达66.4%,电诈发案下降43.2%,直接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超20万元。辖区5000亩杨梅基地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带动200余名村民就业。
  “派出所的贴心守护,给我们吃了‘定心丸’,创业更有奔头了。”杨梅基地李老板高兴地说。
  “有了身份证,我们给他办理各种事情就方便多了,非常感谢你们!”刘坚的哥哥刘斌感激地说。
  小桥村村民刘坚是位残疾人,日常比较自闭,非常抵触拍照,麻山派出所民警通过连续半年的走访,与其建立信任,成功拍到符合要求的证件照,帮助其办理了居民身份证。
  “小窗口”连着“大民生”,麻山派出所推出的“预约+延时+上门”服务,年均办理户籍业务1.1万余件。
  “群众的笑脸就是最好的奖章。”麻山派出所教导员郭斌表示,麻山所将坚决扛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旗帜,为乡村全面振兴不断注入坚实平安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