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经纬
|
|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从“小小红船”到井冈山八角楼上的灯光,从延安整风运动的思想洗礼到西柏坡时期“赶考”精神,一处处红色印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革命历程,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精神如号角,激荡奋进路。在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来临之际,记者走进革命圣地,记录当地政法机关依法保护红色资源、传承红色文化的生动实践,推出“法治守护红色文化资源”专栏,敬请关注。
□ 本报记者 王 春 □ 本报通讯员 吕佳慧
夜色映照庄严红船,警徽闪耀守护之光。 6月30日晚,浙江嘉兴南湖公安“红船卫士”与辽宁抚顺公安“警营雷锋”、红船义警以及党员群众并肩接力,共同参与“我为红船守一夜”任务。 他们环湖巡逻、登岛值守,接力守护中国革命精神之源。这跨越山海的同心守护,是捍卫信仰的生动实践,激荡起忠诚履职、服务人民的澎湃动力。 这是《法治日报》记者七一前夕走进七一派出所探访“红船卫士”时看到的一幕。 104年前,一艘红船从嘉兴南湖驶出,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巍巍前行。这艘红船始终伫立在南湖湖心岛畔,成为中国共产党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为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2018年,嘉兴市公安局南湖区分局七一派出所揭牌成立,扛起了为党守根护脉的神圣使命,承担着保障中共“一大”纪念船(南湖红船)、南湖革命纪念馆等重要单位、区域安全稳定的重要职责。2024年11月,其成为浙江省唯一荣获全国“公安楷模”称号的派出所。 派出所所长支军接过警察父亲接力棒,全力当好红船守护者,他告诉记者:“我们全所民辅警承担起保障红船、南湖革命纪念馆、南湖风景名胜区等重要区域政治安全和治安稳定重要职责,全时空守护南湖核心区域平安。” 天朗气清,登上湖心岛,一批批头戴红色旅游团帽的游客络绎不绝,大家井然有序地参观,瞻仰革命红船并合影留念。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总有藏蓝色身影在默默守护。 这是七一派出所“红船卫士”党员先锋岗民警们在日常巡逻。 派出所教导员朱月倩说:“作为离红船最近的‘红船卫士’,我们始终铭记王会悟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位安全保卫工作者保卫党组织的智慧与勇敢,我们成立‘红船卫士’党员先锋岗,就是要弘扬这种精神,将其浸润到点滴行动之中。” 先锋岗共有36人,24小时不间断守护红船,风雨无阻。 “红船卫士”守护岗亭就设立在红船边。这里是守护红船的第一哨,也是服务群众的第一站。岗亭虽小,党员徽章、便民百宝箱、水下可视化打捞仪、常备药品一应俱全,均是便民服务好帮手。 烈日下,民警程晓渭正站在亭前值守,额头上已冒出了汗珠。 酷暑高温,他的执勤服一天要湿透好几回;冬日严寒,冷风直往骨头里钻,他就要早早戴上护膝。但在采访时,提到这些他只是笑着对记者说:“守岛虽辛苦,但光荣啊!” 七一派出所内,处处可见游客送来的锦旗,其中一面来自河南游客刘锋。此前,她在南湖边旅游时,新买的手机不慎掉进湖里,向民警求助。值班民警利用水下可视化打捞仪帮她找到了手机。 一根长长的杆子,配有高清探头及不锈钢抓钩,最长可延伸至4米,大到包、小到戒指都能打捞。 派出所副所长唐杰凡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南湖参观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东西掉进湖里的情况也时常发生,为更好帮助游客,他反复实验研究创新设计,打捞仪已更新至3.0版本。从2020年至今,该打捞仪已帮游客捞回了500余件物品。 烟雨楼前,记者遇到老民警张玉荣,他正带领着两名义警执勤巡逻,警察蓝和荧光绿组成湖边一道亮丽风景线。 张玉荣今年57岁,有着34年党龄,他日复一日守着湖心岛,用脚步丈量岛上每一寸土地,确保岛上安全、红船安全。 跟在张玉荣身后,是红船义警水上救援队队长吕江平。他自豪地向记者介绍:“队伍有100多号人,平时专门负责水上巡逻救援,第一时间响应群众需求!” 红船义警现拥有13支专业义警队,人员超万人,他们发挥各自特长,组建无人机巡逻等专业群防群治队伍,合力守护红色资源。 湖心岛属于开放式景区,之前无人机、皮划艇未经登记闯进的情况偶有发生。 七一派出所借助科技赋能,按照“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要求,提前防控预警,织严织密南湖“水、陆、空”智能安防体系。同时,还创新推出“安心飞”平台,受到了无人机爱好者欢迎。 近年来,七一派出所通过不断打磨勤务机制、优化预案流程、细化防控标准,全时空守护着南湖的平安,成为南湖湖畔一道靓丽的“枫警线”;组建了红盾女子巡逻队、“南湖桨声”宣讲队,至今已累计向2万余名游客讲述南湖红船故事,让“红船精神”不断绽放新时代光芒。

|
|
守护红船第一哨 服务群众第一站
|
记者探访七一派出所“红船卫士”
|
|
|
( 2025-07-0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经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