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
5 3/5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中宣部等部门部署开展2025年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 “两高一部”发布意见健全完善拒执刑事案件办理工作机制
· 合署办公 一体调度 专班管理
· 图片新闻
· 法治明灯照亮“迷路者”归途
· 赵尚志:白山黑水铸就铁血忠魂
· “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根本在抓落实!”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在京闭幕
· 玛曲检察抓实案件质量检查与评查工作
· 九三人民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 桐柏检教携手共筑校园安全防线
· 石嘴山供电开展带电检测护航电网安全
· 福建建设咨询公司加强主动式安全管理

赵尚志:白山黑水铸就铁血忠魂

( 2025-06-2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新华社记者 赵洪南
                杨思琪
            姜思妮

  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东北烈士纪念馆里,陈列着一把手枪,美国造,马牌,枪号80292。这是著名抗日英雄赵尚志将军牺牲前使用过的手枪。纪念馆内,参观的人们驻足于此,细细端详。透过斑斑锈迹的手枪,穿越时空,感知英雄的力量。
  “这把手枪是纪念馆的镇馆之宝,见证了这位将军艰难和不屈的抗日传奇。”东北烈士纪念馆馆长佟国波说。
  赵尚志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1908年,赵尚志出生于辽宁省朝阳县的一个农村家庭。父亲为他取名“尚志”,希望他有鸿鹄之志。
  1925年,17岁的赵尚志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考入黄埔军校,立志救国。九一八事变后,他全力投身抗日,后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随后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
  在抗日战场上,有着“南杨北赵”之说,“南杨”指的是杨靖宇,“北赵”就是赵尚志。他们共同领导着一支英雄的队伍——东北抗日联军。
  1933年10月,赵尚志组建珠河反日游击队,点燃了东北的抗日烽火。1935年,他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次年部队扩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发展至6000余人。
  作为中国最早对日作战、历时最长而且条件最为艰苦的一支抗日武装,东北抗日联军抵御着难以想象的严寒和饥饿,与数十倍于己的强大日军顽强鏖战。就是在这样极其艰难困苦的险恶环境中,赵尚志率领抗联部队对日伪军进行了艰苦战斗,远征松嫩平原,爬冰卧雪,风餐露宿,作战百余次,打破了日伪军一次次的重兵“讨伐”和“清剿”。
  “赵尚志”这三个字曾让日本关东军闻风丧胆。当时有一句话,“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1939年之后,日伪军曾悬赏1万元通缉赵尚志。
  1942年2月12日,34岁的赵尚志在战斗中受重伤被俘,宁死不屈,最终壮烈牺牲。赵尚志牺牲后,日军残忍地割下了他的头颅,运到长春庆功,把他的躯体扔进了松花江的冰窟中。直至2008年,在赵尚志将军100周年诞辰时,失踪了60多年的将军颅骨才得以安葬于家乡赵尚志烈士陵园,魂归故里。
  生长在英雄的故里,讲述英雄的故事,已经成为赵尚志侄女赵淑红生活的一部分。“我从小就听爷爷讲伯父的英雄传奇。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尚志乡,在赵尚志烈士陵园当讲解员。我想通过我的讲解,还原一个真实的赵尚志。”提起伯父,赵淑红难掩满脸的骄傲。
  如今,早已退休的她,经常吟诵起赵尚志将军写的《黑水白山·调寄满江红》:“争自由,誓抗战。效马援,裹尸还。看拼斗疆场,军威赫显。冰天雪地矢壮志,霜夜凄雨勇倍添。待光复东北凯旋日,慰轩辕。”
  “讲述是对英雄最好的纪念,伯父的那份豪情壮志令我们永远感佩。”赵淑红说。
  据新华社沈阳6月27日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