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
9 8/9 7 8 9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运用追溯码全面排查倒卖“回流药”
· 各类专项行动查处相关案件近11.3万件
· 五位优秀教师代表与中外记者交流
· 闭环模式锻造新时代公安铁军
· 北镇监狱开展消防安全集中整治系列活动
· 泰和县冠朝派出所构筑平安辖区“新枫警”
· 临洮检察持续擦亮“护绿成金”公益诉讼品牌
· 图片新闻
· 安徽举办禁毒戒毒进校园活动
· 图片新闻
· 图片新闻
· 奎屯供电联合生态环境部门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 深圳沙井街道强化毒品预防教育
· 周口供电筑牢防汛保电安全屏障

北海公安构建“培宣奖用”人才选育全流程机制
闭环模式锻造新时代公安铁军

( 2025-06-1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本报记者   吴良艺
□ 本报通讯员 卢从杰 徐兆君

  “师傅,这个社区纠纷怎么处置更合理?”6月15日14时许,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公安局高德派出所新警秦业昆接到小区邻里纠纷的警情,一边拿起装备,一边向“结对师傅”陈汝虎请教。“调解不是动动嘴皮子,得先听老百姓怎么说。”陈汝虎带着秦业昆走进社区,在纠纷现场耐心倾听双方诉求,最终用“情理法”结合的方式促成和解。
  “我们始终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切实打造堪当时代重任的高素质公安干部队伍。”北海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蒋启龙介绍,近年来,北海公安紧扣干部队伍建设核心任务,以“培宣奖用”人才选育全流程工作机制为抓手,构建起“培育、宣传、激励、使用”闭环培养模式,全面激发队伍活力,为全市公安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打造精耕细作“育苗”工程
  暮色四合,北海市公安局“警营夜校”灯火通明。投影幕布上,新型网络诈骗案件的电子证据链分析图不断切换,台下民警们专注记录要点。“每周的夜校培训干货满满,让我在处理复杂案件时更有底气。”北海市公安局新型网络犯罪侦查支队新警陈旭婷分享道。
  北海市公安局着眼服务实战应用,围绕基层一线实战需求,健全完善“教、学、练、战”一体化训练模式,常态化开设“警营夜校”,每周由专业警种牵头组织开展业务培训,通过开设案件办理、规范执法、系统应用等为重点内容的培训,做到全警参与、全警学习,不断提高全警业务技能,锤炼过硬本领。今年以来,累计开设15期,覆盖2345人次。同时,推行“小教官”队伍练兵,运用小场地、小时段、小科目、小器材、小考核“五小”模式,开展“点单式”巡回送教,切实提升民警专业履职能力。
  为突出特色化创新人才培育,北海公安先后出台先进典型分级培树、人才梯队培育等办法,实施“压担子促成长”工程,以行动学习法为牵引,分层分类建立18类人才库,352名民警入库培育,为队伍建设储备了充足人才力量。
  北海公安建立“警师徒”传帮带机制,实行新老民警师徒结对制、日常实战办案二人搭档制,通过老民警手把手地传帮带,既带业务也带作风,既教做事也教做人,高效快速地培养年轻民警。
构建多维发声“宣苗”矩阵
  “扎根海岛6年,我始终相信,每一次为岛民、游客排忧解难,都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体现。”近日,在北海市“创人民满意公安”“身边好人”先进典型事迹系列宣讲报告会上,北海市公安局涠洲派出所民警何伟峰深情讲述着自己的从警故事,台下掌声雷动。
  北海公安强化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和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把先进典型宣传推树作为公安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影响身边人,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北海公安坚持典型培树宣传一体化长效运行机制,以“每月一策划”“每周一重点”为抓手,将宣传典型作为学习典型、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的重要手段,在新媒体平台精心策划“青年风采展”“公安榜样”等典型主题宣传,无论是办案标兵的精湛业务,还是民警辅警的暖心善举、感人事迹,都通过平台一一展现。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宣传典型主题5个、集体11个、个人72名,切实增强典型辐射力和感染力。
建立即时响应“奖苗”机制
  “我向大家表示祝贺!”近日,蒋启龙带队为荣获即时表彰的民警开展送奖上门活动,勉励他们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再立新功。
  “表彰奖励是增强队伍凝聚力、战斗力的坚强保障。”北海市公安局政治部警务科科长夏泊介绍,为突出正向激励、激发队伍内生活力,北海公安坚持即时表彰与定期表彰相结合,出台警察荣誉制度实施办法,深入运用典型引路工作法,建立每月通报表扬、每季度评选表彰、每年推荐记功嘉奖机制,并广泛开展宣传推介活动,激励引导广大民警辅警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担当全力以赴投身各项安保维稳工作,做到“战斗在哪里,表彰奖励就跟进到哪里”。今年以来,45人在重大任务中获表彰奖励。
  在激励保障上,北海公安建立“一线送奖”“即时表彰”机制,在开展集中表彰的基础上,将奖励送到执法办案现场、安保执勤点位,今年已开展“一线送奖”4次、集中表彰两次,覆盖民警辅警200余人次。同时,北海公安创新表彰工作架构,在重大安保任务期间选派政工骨干深入一线,实施典型线索日报告制度,将典型选树延伸到每个作战单元。
创新靶向输送“用苗”链路
  在北海市公安局人事科办公室旁,一块展示干部胜任特征模型的展板格外醒目,上面详细罗列着不同层级干部的能力标准,这是北海公安“择优选拔精心‘用’”的创新实践缩影。
  为提升干部适岗水平,北海公安打出“科学选、系统育、精准用”组合拳,围绕“创人民满意公安”目标,制定出台应用胜任特征体系实施细则,分级分类构建“一把手、分管领导、中层正职、年轻干部”四级胜任特征模型,细化28条评价标准,让识人用人有章可循。“现在选拔干部更注重政治素养、实战能力等综合指标,这套模型就像‘精准标尺’。”北海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黄源说。
  在银海区银滩镇白虎头社区,经常可以看到咸田派出所社区民警黄红仁与网格员商议治安联防事宜的身影。“到社区‘两委’班子实践后,我对公安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处理复杂警情也更得心应手。”黄红仁说。作为进入社区“两委”班子的社区民警,黄红仁已成为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
  “我们择优选用32名派出所所长兼任乡镇(街道)副职,243名社区民警进入‘两委’班子,扎实推动‘派出所主防’工作。”北海市公安局政治部人事科科长黄贤泽介绍,北海公安不断推动警力、资源向基层倾斜,通过派出所所长兼任乡镇(街道)副职,赋予分管综治、信访等基层社会管理职责,全面落实驻村(社区)民警辅警兼任村居“两委”领导班子成员,有力推进基层民警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北海落地生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