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涉外法治
|
|
□ 本报记者 刘欢
共建武汉涉外律师人才培养基地、开展涉外法治相关理论和实务的课题研究、共同举办涉外法律学术研讨交流活动…… 4月16日,湖北省武汉市律师协会与武汉大学法学院就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达成合作意向。 在此5天前,武汉律协还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就青年律师人才协同培养达成合作意向。 涉外法治人才和队伍是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2月,武汉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出台《加快推进武汉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措施》,强调要分门类制定并实施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青年律师帮扶力度,加大国际化、复合型律师人才培养。 “武汉律协高度重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着力培养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涉外律师人才队伍。”武汉市律师协会会长杨斌对《法治日报》记者说。 3月20日,来自武汉、鄂州、黄石、黄冈等地的80余名律师会聚一堂,共同探讨涉外法律服务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这是由武汉律协与江岸区司法局共同举办的武汉律师行业首场涉外业务主题交流活动。 “在市司法局指导下,我们与各区司法局联合开展2025年度涉外法律人才培养项目,计划每月一期。”武汉市律协涉外法律服务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婧介绍说,该项目覆盖实务培训与政策讲解,面向现有涉外律师,同时吸引更多有志青年律师加入涉外法律服务行列。 联合举办“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交流大会和涉外法治论坛、组织并参与“武仲杯”国际商事模拟仲裁庭比赛……近年来,武汉律协持续加大涉外律师培养力度,为企业与涉外律师之间搭建起高效的法律服务供需对接平台。 武汉律协还定期组织涉外律师接待来自欧盟、东南亚等地的法律专业人士,开展经验分享与交流,持续拓展武汉涉外律师的国际视野与专业联系网络。 今年3月,在武汉律协推荐下,湖北武珞律师事务所姚卓等3名律师参加了在国家律师学院举办的2025年度律师涉外法治人才同堂培训班。 为期6天的培训,来自高等院校及司法实务部门专家学者的专题授课,让姚卓受益匪浅:“很大程度地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眼界和格局。” 武汉市律协涉外法律服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北山河律师事务所律师胡晗露认为,作为我国中部对外开放的枢纽,武汉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去年,某纺织行业上市公司委托山河律师事务所为该企业在东南亚投资建厂提供法律支持。胡晗露和团队成员一道,为企业提供从法律环境调查、园区选址到公司设立、利润返程阶段的全流程法律服务,最终助力该项目成功落地。 在武汉,越来越多像胡晗露这样的本土律师在涉外法律服务赛道中脱颖而出。 去年底,武汉律协发布《武汉涉外律师名录》,向社会推介具备涉外法律服务能力、项目经验丰富、在国内外法律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本地律师群体。 武汉律协还联合武汉仲裁与调解促进会,共同发起设立了武汉长江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着力构建集商事调解、法律咨询、外国法查明、法律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商事法律服务平台。 据统计,武汉现有涉外律师200余名,分布于52家律所,涵盖跨境投资并购、知识产权保护、WTO争端解决等十大业务领域,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专业突出的涉外法律服务梯队。 “我们将鼓励和支持本土律师事务所与国外境外律师事务所成立联营所、设立驻外律师事务所办事处,同时诚挚欢迎更多国际知名律师事务所在武汉设立代表机构,为武汉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城市提供专业化、国际化的法律服务支撑。”谈及武汉涉外律师未来发展,武汉市司法局负责人如是说。

|
武汉着力培育高素质涉外律师人才队伍
|
拓展国际视野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能力
|
|
|
|
( 2025-04-2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涉外法治 |
|
□ 本报记者 刘欢
共建武汉涉外律师人才培养基地、开展涉外法治相关理论和实务的课题研究、共同举办涉外法律学术研讨交流活动…… 4月16日,湖北省武汉市律师协会与武汉大学法学院就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达成合作意向。 在此5天前,武汉律协还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就青年律师人才协同培养达成合作意向。 涉外法治人才和队伍是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2月,武汉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出台《加快推进武汉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措施》,强调要分门类制定并实施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青年律师帮扶力度,加大国际化、复合型律师人才培养。 “武汉律协高度重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着力培养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涉外律师人才队伍。”武汉市律师协会会长杨斌对《法治日报》记者说。 3月20日,来自武汉、鄂州、黄石、黄冈等地的80余名律师会聚一堂,共同探讨涉外法律服务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这是由武汉律协与江岸区司法局共同举办的武汉律师行业首场涉外业务主题交流活动。 “在市司法局指导下,我们与各区司法局联合开展2025年度涉外法律人才培养项目,计划每月一期。”武汉市律协涉外法律服务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婧介绍说,该项目覆盖实务培训与政策讲解,面向现有涉外律师,同时吸引更多有志青年律师加入涉外法律服务行列。 联合举办“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交流大会和涉外法治论坛、组织并参与“武仲杯”国际商事模拟仲裁庭比赛……近年来,武汉律协持续加大涉外律师培养力度,为企业与涉外律师之间搭建起高效的法律服务供需对接平台。 武汉律协还定期组织涉外律师接待来自欧盟、东南亚等地的法律专业人士,开展经验分享与交流,持续拓展武汉涉外律师的国际视野与专业联系网络。 今年3月,在武汉律协推荐下,湖北武珞律师事务所姚卓等3名律师参加了在国家律师学院举办的2025年度律师涉外法治人才同堂培训班。 为期6天的培训,来自高等院校及司法实务部门专家学者的专题授课,让姚卓受益匪浅:“很大程度地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眼界和格局。” 武汉市律协涉外法律服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北山河律师事务所律师胡晗露认为,作为我国中部对外开放的枢纽,武汉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去年,某纺织行业上市公司委托山河律师事务所为该企业在东南亚投资建厂提供法律支持。胡晗露和团队成员一道,为企业提供从法律环境调查、园区选址到公司设立、利润返程阶段的全流程法律服务,最终助力该项目成功落地。 在武汉,越来越多像胡晗露这样的本土律师在涉外法律服务赛道中脱颖而出。 去年底,武汉律协发布《武汉涉外律师名录》,向社会推介具备涉外法律服务能力、项目经验丰富、在国内外法律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本地律师群体。 武汉律协还联合武汉仲裁与调解促进会,共同发起设立了武汉长江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着力构建集商事调解、法律咨询、外国法查明、法律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商事法律服务平台。 据统计,武汉现有涉外律师200余名,分布于52家律所,涵盖跨境投资并购、知识产权保护、WTO争端解决等十大业务领域,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专业突出的涉外法律服务梯队。 “我们将鼓励和支持本土律师事务所与国外境外律师事务所成立联营所、设立驻外律师事务所办事处,同时诚挚欢迎更多国际知名律师事务所在武汉设立代表机构,为武汉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城市提供专业化、国际化的法律服务支撑。”谈及武汉涉外律师未来发展,武汉市司法局负责人如是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