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
13 12/13 11 12 13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桂林秀峰公安做优生态警务守护野生动物安全
· 奎屯供电筑牢春季森林防火安全屏障
· 公告专栏
· 武汉仲裁委员会公告
· 广告

桂林秀峰公安做优生态警务守护野生动物安全

( 2025-04-2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初春的漓江畔,一只画眉鸟在民警掌心振翅欲飞;深夜的街巷中,民警抱着装有夜鹭的纸箱疾步前行;社区的楼道里,警民围护猫头鹰幼崽的身影温暖人心……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积极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桂林市公安局秀峰分局以此为契机,探索推行“生态警务”模式,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用一个个充满温度的故事,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今年2月9日傍晚,甲山派出所民警秦世锦接到居民肖女士的紧急来电,称一只疑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猫头鹰的幼崽蜷缩在居民楼角落。秦世锦与辅警刘开旺立即赶往现场,一边安抚焦急的群众,一边联系桂林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从发现到移交仅用1小时,这只幼崽便被安置在了保温箱中。
  “群众的警觉性是第一道防线,我们的速度就是第二道保险。”秦世锦的话道出了秀峰公安分局的“快反密码”——“生态警务+群防群治”模式。该局组建100余人的“生态保护员”队伍,开通24小时救助专线,成立“民警+辅警+社区网格员”联动小组,确保接警后能够迅速抵达现场。今年以来,已依托该模式救助野生动物3只,其中大部分线索来自群众主动报警。
  2月19日,白龙派出所民警黄力陈收到市民送来的自制救助舱——一个带有透气孔的纸箱,里面是一只左眼受伤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画眉鸟。他立即启动科学救治“绿色通道”,与桂林国家森林公园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实时对接,完成从伤情研判到专车护送的全流程救助。
  这是秀峰公安分局推行“社区警务+生态宣传”模式的一个缩影。该局通过在景区设置科普展板、进校园开设“小卫士课堂”等方式,常态化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活动,让“遇见受伤动物先报警”成为市民共识,让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今年以来,已开展宣传活动20余场。
  守护生态不仅需要温情,更离不开“法治利剑”。3月10日深夜,丽君派出所民警韦建平巡逻时,发现两名手持黑色塑料袋的男女形迹可疑。开袋瞬间,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夜鹭惊惶扑翅。他当即扣押嫌疑人,同步联系桂林市野生动物保护站专家到场取证,连夜协调运输、移交等事宜。
  为斩断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链条,秀峰公安分局联合区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建立“线索共享、联合执法”工作机制,严厉打击非法猎捕、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同时,在重点山林区域布建高空瞭望摄像头20余个,配备警用无人机4台,进一步健全“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巡航+地面巡查”的立体化防控体系。今年以来,共查处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案件3件,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5名,缴获非法售卖的麂子、白鹇、山鸡等野生动物30余只。
曹长青 周长辉 杨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