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文化
8 8/8 7 8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一棵柏树
· 一次失态的调解
· 惜福
· 晴空下
·
· 乡村女警
· 社区民警的日常
· 张磊,战友从不曾忘记
· 蝶恋花·从警感怀

惜福

( 2025-04-2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文化
  □ 王海旭
  
  在我的北方老家,人们把馒头、烙饼等干粮类食品,统称为饽饽。我是在农村长大的70后,虽然没有尝过上辈人挨饿的滋味,童年却也有着物资匮乏的深刻记忆。
  记得小时候,下午经常会跑到爷爷奶奶家要饽饽吃,眼巴巴地望着奶奶摘下篮子,从里面拿一块饽饽递给我,总是高兴地接过来,吃得很香!把玉米饼子从中间掰成两片,涂抹上一点盐和香油,或者夹点红糖,就已经是挺好吃的东西了!
  那时候,在北方农村,人们主要是以玉米面为主,只有逢年过节或者家里来了重要客人,才会吃小麦磨成的面粉,老家人称为白面。农村老百姓梦寐以求的好日子,就是一天三顿都能吃上白面饽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家人天天吃白面、顿顿吃细粮早已变成了现实,孩子们也再不会因为一个白面馒头、一块白面饼而欣喜了,但是小时候那白面饽饽的魅力,我却总也忘不了。
  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吃饭时,父亲经常提醒我:坐得离饭桌近点,不要掉饽饽渣!对于我吃饭时不小心掉在地上的饽饽渣,他总是用手捡起来,吹一吹尘土再吃掉。那时候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都饲养着猪、鸡等家畜家禽,如果有吃剩下的东西,都会用来喂猪喂鸡,即使洗碗刷锅的水,也会拌着米糠野菜,给家畜家禽吃,从不浪费半点粮食。
  如今生活在都市中,饮食之丰盛,同童年比起来,可以说有天壤之别。家中的剩饭剩菜,有时只能倒掉,实在可惜!因为即使勉强吃完或者把剩饭剩菜留着吃,对身体健康也有害。生活中,杜绝浪费的最好办法,就是吃多少买多少、吃多少做多少。因此,我常提醒妻子,做饭做菜数量要少点,够吃就行,哪怕欠着点,也尽量别剩下。每次做饭,我习惯先看看冰箱里有没有剩下的食物,如果有,就尽量先把剩下的加热吃完,因为实在不想浪费!
  我曾读过一篇文章,讲的是几名中国人在德国餐馆就餐,因为剩下饭菜而被罚款的事,工作人员严肃地告诫他们:“需要吃多少,就点多少!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世界上有很多人还缺少资源,你们不能够也没有理由浪费!”一席话让他们心服口服。
  也曾记得有一年游览普陀山,寺庙饭堂墙上几行字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粒粒常思农夫苦”“惜福”……
  是啊!在过去的困难年代,多少人都盼着吃上一顿饱饭啊!而如今我们生活在华夏大地,饮食无忧,每顿都能够吃上可口的饭菜,甚至每天变着花样吃,这是多么大的福分啊!
  “一茶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粮食、饮水等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更是人们赖以维持生命的基本保障。从一定意义上讲,珍惜粮食,杜绝浪费既是敬畏自然、敬畏别人劳动成果的体现,也是在珍惜自己的福分!
  不知为什么,看到没有吃完、准备倒掉的食物,我时常想起小时候那令人眼馋的白面饽饽,便暗自提醒自己:得惜福!不能浪费!
  
  (作者单位:上海金融法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