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地方新闻
13 10/13 9 10 11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以司法力量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 筑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防火墙”
· “风筝门诊”为未成年人提供精准帮扶
· 开展强制报告制度专题培训
· 图片新闻
· 沙漠腹地上演生死营救
· 北京门头沟法院人民法庭
近七成案件调解撤诉
· 伊春市友好区委组织部联合政法委
着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 “三链闭环”筑起防诈“铜墙铁壁”
· 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深圳宝安法院:
以司法力量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 2025-04-1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本报记者 唐荣 李文茜

  近年来,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家事少年审判庭立足司法审判职能,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贯穿于审判程序、家庭教育指导、普法宣传等各个环节,以司法力量浇灌青春幼苗,让法治阳光温暖护佑未成年人成长之路。
创新机制
  在一起未成年人盗窃案件中,被告人小亮(化名)未能抵御网友的蛊惑,与对方共同实施了盗窃手机的犯罪行为,后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500元。
  宝安法院家事少年审判庭的法官接手该案后,为及时挽救这个一时误入歧途的少年,迅速与社工展开沟通研讨,为小亮定制了全流程帮教计划:庭前开展社会调查,深入了解其成长背景与犯罪诱因;庭中结合调查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法庭教育;庭后持续跟踪回访,帮助其回归社会。
  经过7个多月的辅导及干预,小亮的内心悄然发生变化。在近期一次回访中,小亮对法官、社工表达了感谢,并忏悔说:“我一定吸取教训,努力改过,做个全新的自己。”
  据了解,近年来,宝安法院家事少年审判庭秉持“对未成年被告人不能一判了之”的理念,创新构建了专业帮教、庭审帮教、朋辈帮教、社会帮教四大未成年被告人帮教支持系统,多措并举助力未成年人回归正确轨道。
延伸服务
  “不要因为夫妻关系影响到亲子关系,要让孩子在爱与温暖中健康成长。”在宝安法院家事少年审判庭的圆桌审判庭上,法官的言语直击人心。这一幕发生在该庭法官向一起离婚案件的当事人邹某和许某发出《关爱未成年人提示》的现场。
  邹某与许某因感情破裂向法院起诉离婚。庭审中,两人就孩子的抚养权问题争执不下。承办法官发现,孩子因父母即将离婚产生了抑郁情绪,甚至发展到了不愿上学的程度。
  为消除离婚纠纷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法官一方面耐心劝解两位当事人,另一方面与社工、心理咨询师协商制定对孩子的关爱方案。
  在法官发出《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后,两位当事人认真学习相关内容,并当庭承诺,今后无论孩子由谁抚养,都会认真履行家庭责任,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近年来,宝安法院家事少年审判庭在审理涉未成年人案件时,充分考量未成年人的权益保障,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疗愈措施进行救济,致力于实现对未成年人案件在法律、社会、家庭、心理、情感等各层面的全方位保护,彰显司法温度和人性关怀。2024年,共发出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函477份、家庭教育令31份,开展家庭教育指导31次。
防线前置
  “现在开庭!”随着“审判长”手中法槌落下,一场以校园欺凌案例为蓝本的模拟法庭活动拉开帷幕。
  2024年12月27日,宝安法院家事少年审判庭邀请深圳市松岗中学的46名学生走进法庭,开展“青少年法治护航”普法教育活动。在该庭法官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全身心投入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完整演绎了各个庭审环节。台下的其他学生也被吸引,聚精会神地观看这场别开生面的“庭审”。模拟法庭结束后,法官进行现场点评,并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引导学生们正确认识校园欺凌行为。
  法治护航“少年的你”,不仅要“抓前端”,更要“治未病”。2021年,宝安法院联合区司法局、区教育局、团区委等单位,推出“青春飞扬 法治护航”普法零距离系列活动。项目实施以来,共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120余场,受益人数达4万余人。
  同时,宝安法院家事少年审判庭选派6名资深法官担任法治副校长,通过举办法治讲座、开展法律咨询等方式,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校园工作中。
  “每个孩子都是待放的花朵,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沐浴在法治阳光下健康快乐地长大。”宝安法院家事少年审判庭庭长王李娜说,未来,家事少年审判庭将继续深化未成年人审判专业化、规范化建设,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筑更加坚实的法治屏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