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
|
|
□ 本报记者 黄 辉 □ 本报通讯员 刘午庚
法者,治之端也。 近年来,江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打造“三大高地”(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实施“五大战略”(产业升级战略、项目带动战略、科教强省战略、省会引领战略、治理强基战略),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法治江西建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强化思想引领 “涉外法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全面依法治国,事关我国对外开放和外交工作大局。”2024年8月,在江西省委依法治省办举办的法治专题培训班上,资深外交官、武汉大学特聘教授黄惠康以“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时代逻辑和根本遵循”为题,作首场专题辅导报告。 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引领。江西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出席并讲话,会议邀请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徐显明作专题辅导;加强对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督促指导,印发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提示、开展专题学习的通知等文件,推动全省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认真开展专题学习;强化“关键少数”培训轮训,举办两期全省政法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培训市县党政分管负责同志300余人。各地各部门分领域、分重点、分专题开展培训轮训,实现法治工作部门培训轮训全覆盖。 坚持守正创新、固本培元。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学堂”宣讲,印发工作总体安排,部署15项任务;建立由70名讲师组成的第二批省级“大学堂”师资库,组织开展宣讲名师和精品课评选,围绕“十一个坚持”,制作11堂精品视频课。全省累计开展宣讲1.5万余场,受众达500余万人次。同时,扎实开展“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举办第二届“新时代江西十大法治实践”评选、“新时代江西十大法治人物”宣传等活动,推动学习宣传走深走实。 健全工作机制 今年2月25日,一场年度法治建设工作述职评议会在吉安市市场监管局举行。会上,吉安市市场监管局下属执法稽查局、井冈山经开区分局、食药检测中心、质检中心4个单位主要负责人分别进行现场述法。述法人员结合实际,不仅晒出2024年的“法治成绩单”,更主动将问题摆出来、晒出来,自觉接受“法治检查”。 为进一步压实法治建设责任,江西推动省市县乡四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全面开展年度述法,促进各级领导干部持续增强法治观念、提升法治素养。 扎实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以江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名义印发《关于建立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全链条推进机制的意见》,实现“述、考、评、督、责”协同联动。在十五届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全省11个设区市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两个省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现场述法,省委主要负责人逐一点评,并在会后跟进整改落实,防止“一述了之”。 建立推进县(市、区)法治建设责任机制。江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创新建立省领导挂点联系制度,出台《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省领导挂点联系指导县(市、区)法治建设工作方案》,组建“1+4”挂点联系指导小组,即由1名委员会省领导挂点,1个委员会成员单位、1所法学院校、1家法律服务机构、1名省法律顾问团成员,共同组成一个挂点联系指导小组,联系指导1个县(市、区)法治建设工作。2024年以来,各位委员会省领导及其对应的指导小组开展法治调研35次,示范带动14个县(市、区)举办法治业务培训113次,培训1.46万人次。 树牢重视法治素养的用人导向。江西连续5年在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期间组织开展新提任领导干部考法。2024年,全省共有117名厅级、785名处级、2960名科级新提任领导干部参加现场考法。加大法学专业公务员招录力度,2024年,全省“四级联考”中有1749个职位设置法律等相关专业,占总计划数的23.3%。 此外,江西充分发挥法治督察考核指挥棒作用,成立督察组对九江等3个设区市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3个省直单位开展实地法治督察;将考核指标精简为全面依法治省督察问题整改完成率、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综合纠错率、合法性审查备案审查的审查率、深化司法改革等,进一步提高法治考核成效。 促推高质量发展 “感谢司法局工作人员尽心尽力帮我们调解纠纷,为企业减轻了很多负担。”近日,某家具企业代表将一面写有“真诚服务为企业 热情高效办实事”的锦旗送到赣州市南康区司法局。 近年来,南康区司法局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为辖区家具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江西先后出台或修订《江西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地方性法规,深入开展“新官不理旧账”、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招投标等专项治理,协调解决涉企纠纷问题555个,维护企业权益金额8.7亿元,排查招投标问题2830个,审结知识产权案件8083件。 2024年,江西法治政府建设进一步提质增效。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若干意见》,制定政府规章《江西省行政合法性审查工作规定》,推动省市县乡四级合法性审查工作全覆盖。深入部署开展“抓规范、优环境”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监督行动,排查整改行政执法问题9423个;持续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全省行政执法部门办理免予行政处罚案件84.3万件,免予处罚金额9.68亿元,减轻从轻行政处罚案件30.68万件,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案件3908件。 法治获得感增强 今年元旦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鹰潭市民吴伟拿到延期8年的房产证,顺利把户口迁移到所在小区,压在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 近年来,鹰潭市充分运用法治思维破解不动产“办证难”,通过建立容缺办证机制、完善司法处置不动产登记流程等举措,累计化解16个历史遗留问题,为188栋房屋、8999套房产完成确权登记,惠及近万名群众。 江西牢固树立法治为民的价值取向,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严厉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网络犯罪,努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校园及周边安全治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三大专项行动”,维护社会安宁;依法查处食品药品领域违法行为,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组组数据,让人民群众直接触摸法治江西建设的“获得感”: 6.2万件、7万余人次——这是法律援助专项维权行动办理的法律援助案件数和惠及受援人次数; 1.3万余名、3.78亿元——这是“赣鄱利剑 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受助劳动者人数和被追回的“辛苦钱”; 200万件次、同比增长15%——这是12348热线、实体和网络等全时空“有法帮你”平台服务数量和增幅; 84.95万名、325.1万件次——这是全省“法律明白人”数和开展法治宣传及法治实践数…… 沐思想之光,循法治之道。一幅成色更足、底色更暖的法治江西建设锦绣画卷正在赣鄱大地徐徐铺展。

|
|
法润赣鄱春风暖
|
江西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工作综述
|
|
|
( 2025-04-1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 |
|
□ 本报记者 黄 辉 □ 本报通讯员 刘午庚
法者,治之端也。 近年来,江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打造“三大高地”(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实施“五大战略”(产业升级战略、项目带动战略、科教强省战略、省会引领战略、治理强基战略),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法治江西建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强化思想引领 “涉外法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全面依法治国,事关我国对外开放和外交工作大局。”2024年8月,在江西省委依法治省办举办的法治专题培训班上,资深外交官、武汉大学特聘教授黄惠康以“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时代逻辑和根本遵循”为题,作首场专题辅导报告。 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引领。江西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出席并讲话,会议邀请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徐显明作专题辅导;加强对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督促指导,印发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提示、开展专题学习的通知等文件,推动全省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认真开展专题学习;强化“关键少数”培训轮训,举办两期全省政法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培训市县党政分管负责同志300余人。各地各部门分领域、分重点、分专题开展培训轮训,实现法治工作部门培训轮训全覆盖。 坚持守正创新、固本培元。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学堂”宣讲,印发工作总体安排,部署15项任务;建立由70名讲师组成的第二批省级“大学堂”师资库,组织开展宣讲名师和精品课评选,围绕“十一个坚持”,制作11堂精品视频课。全省累计开展宣讲1.5万余场,受众达500余万人次。同时,扎实开展“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举办第二届“新时代江西十大法治实践”评选、“新时代江西十大法治人物”宣传等活动,推动学习宣传走深走实。 健全工作机制 今年2月25日,一场年度法治建设工作述职评议会在吉安市市场监管局举行。会上,吉安市市场监管局下属执法稽查局、井冈山经开区分局、食药检测中心、质检中心4个单位主要负责人分别进行现场述法。述法人员结合实际,不仅晒出2024年的“法治成绩单”,更主动将问题摆出来、晒出来,自觉接受“法治检查”。 为进一步压实法治建设责任,江西推动省市县乡四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全面开展年度述法,促进各级领导干部持续增强法治观念、提升法治素养。 扎实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以江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名义印发《关于建立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全链条推进机制的意见》,实现“述、考、评、督、责”协同联动。在十五届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全省11个设区市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两个省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现场述法,省委主要负责人逐一点评,并在会后跟进整改落实,防止“一述了之”。 建立推进县(市、区)法治建设责任机制。江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创新建立省领导挂点联系制度,出台《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省领导挂点联系指导县(市、区)法治建设工作方案》,组建“1+4”挂点联系指导小组,即由1名委员会省领导挂点,1个委员会成员单位、1所法学院校、1家法律服务机构、1名省法律顾问团成员,共同组成一个挂点联系指导小组,联系指导1个县(市、区)法治建设工作。2024年以来,各位委员会省领导及其对应的指导小组开展法治调研35次,示范带动14个县(市、区)举办法治业务培训113次,培训1.46万人次。 树牢重视法治素养的用人导向。江西连续5年在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期间组织开展新提任领导干部考法。2024年,全省共有117名厅级、785名处级、2960名科级新提任领导干部参加现场考法。加大法学专业公务员招录力度,2024年,全省“四级联考”中有1749个职位设置法律等相关专业,占总计划数的23.3%。 此外,江西充分发挥法治督察考核指挥棒作用,成立督察组对九江等3个设区市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3个省直单位开展实地法治督察;将考核指标精简为全面依法治省督察问题整改完成率、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综合纠错率、合法性审查备案审查的审查率、深化司法改革等,进一步提高法治考核成效。 促推高质量发展 “感谢司法局工作人员尽心尽力帮我们调解纠纷,为企业减轻了很多负担。”近日,某家具企业代表将一面写有“真诚服务为企业 热情高效办实事”的锦旗送到赣州市南康区司法局。 近年来,南康区司法局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为辖区家具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江西先后出台或修订《江西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地方性法规,深入开展“新官不理旧账”、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招投标等专项治理,协调解决涉企纠纷问题555个,维护企业权益金额8.7亿元,排查招投标问题2830个,审结知识产权案件8083件。 2024年,江西法治政府建设进一步提质增效。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若干意见》,制定政府规章《江西省行政合法性审查工作规定》,推动省市县乡四级合法性审查工作全覆盖。深入部署开展“抓规范、优环境”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监督行动,排查整改行政执法问题9423个;持续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全省行政执法部门办理免予行政处罚案件84.3万件,免予处罚金额9.68亿元,减轻从轻行政处罚案件30.68万件,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案件3908件。 法治获得感增强 今年元旦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鹰潭市民吴伟拿到延期8年的房产证,顺利把户口迁移到所在小区,压在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 近年来,鹰潭市充分运用法治思维破解不动产“办证难”,通过建立容缺办证机制、完善司法处置不动产登记流程等举措,累计化解16个历史遗留问题,为188栋房屋、8999套房产完成确权登记,惠及近万名群众。 江西牢固树立法治为民的价值取向,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严厉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网络犯罪,努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校园及周边安全治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三大专项行动”,维护社会安宁;依法查处食品药品领域违法行为,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组组数据,让人民群众直接触摸法治江西建设的“获得感”: 6.2万件、7万余人次——这是法律援助专项维权行动办理的法律援助案件数和惠及受援人次数; 1.3万余名、3.78亿元——这是“赣鄱利剑 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受助劳动者人数和被追回的“辛苦钱”; 200万件次、同比增长15%——这是12348热线、实体和网络等全时空“有法帮你”平台服务数量和增幅; 84.95万名、325.1万件次——这是全省“法律明白人”数和开展法治宣传及法治实践数…… 沐思想之光,循法治之道。一幅成色更足、底色更暖的法治江西建设锦绣画卷正在赣鄱大地徐徐铺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