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8 1/8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1 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习近平就缅甸遭受地震灾害
向缅甸领导人敏昂莱致慰问电
· 积极向先进学习 持续提升司法能力
· 张军会见香港律政司司长林定国
· 厦门构建全链条涉外法律服务体系
· 应勇会见香港律政司司长林定国
· “郫都模式”两年重塑消费信任
· 图片新闻
· 攻坚常态化杭州西湖区矛调走出新路径
· 北京将对动火作业开展专项整治
· 清丰“孝老子女”遍布全县村庄
· 青河综治中心化解纠纷重“心治”
· 二维码

攻坚常态化杭州西湖区矛调走出新路径

( 2025-03-3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 本报记者  王春
  □ 本报通讯员 徐文强
  
  “心平气和沟通过,大吵大闹过,警察也来了好几次,但那个老太太还是不停来讨债,我原本以为我的余生不可能再安宁了,没想到如今却顺利解决了。”前段时间,在民警的见证下,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双浦镇村民林青(化名)一家与“债主”周琴(化名)达成了一项书面协议,随着各方按下手印,这桩涉及两代人、曾长期让林青处于崩溃边缘的经济纠纷终于了结。
  据了解,林青的母亲夏芳(化名)曾找朋友周琴借款10万元,当时,双方约定2024年还款。但去年6月,夏芳却突发疾病不幸去世。“这笔钱是用来赌博的,她(夏芳)没留下财产,从法律上讲,这笔债不需要我来还。”林青说,自从表明“没义务还钱”后,周琴不仅隔几天来讨一次债,且每次都会大吵大闹,其间,双方多次向村委会、镇政府求助,周琴更多次报过警,但无论哪一方来调解,都始终无法让双方完全和解。
  2024年10月,西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区综治中心)针对“未闭环处理的警源类疑难纠纷”开启了一次攻坚行动,上述案件第一次提到了区级层面。而在这次行动发布之前,区综治中心探索推出了一种“四中心”联席工作会议。
  具体来讲,就是汇集区委政法委综合治理服务保障中心、区综合信息指挥中心、区公安分局情报指挥中心、区公安分局防控治理中心四大力量合力解决镇街解决不了的难题,可高效帮助基层找到问题根源以及最佳的调解方案。
  经商讨,“四中心”联席会议很快向双浦镇给出了多个书面协议,最终,双方终于同意“债务减半”并作出了“永不滋扰”的承诺。“包括上述案件在内,我们通过‘攻坚行动’一共从各镇街征集了144起疑难纠纷,截至目前,已成功化解136件,化解率为94.4%。”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说。
  “‘四中心’联席会议研判发现,陈某、邓某二人于2024年在杭参与多个企业法人和监事变更,所涉及的托育、培训企业近期存在极大闭店风险,建议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请5天内反馈结果。”不久前,西湖区市场监管局、西湖区公安分局、转塘街道、蒋村街道分别收到了一封由区综治中心下发的“风险预警提示函”,收函后,多个部门立即前往现场走访调查,由于该案早前曾引发街道关注,此次在区级部门介入下,案件进程得以加快,两天后,“解决方案”被明确,涉事群众的损失也被降至最低,而纵观整个流程,从头到尾只用到了一个自研平台——西湖区基层智治综合应用。
  蒋村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工作人员介绍说,从整体架构上看,智治综合应用不仅能下发信息,同样能上传信息——以某小区为例,如果一个矛盾实在无法化解或涉及上级部门,那么社区就可以通过该平台向镇街、区级部门求助,与“预警函”一致,都是限时解决。可以说,这个平台全面打通了村(社区)—镇(街道)—区三级综治架构。
  “去年10月的攻坚行动算是一次‘大检验’,从各方反馈来看,上述创新做法行之有效且高效,后续类似攻坚行动将常态化进行下去。”西湖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得益于前期持续不断的矛调探索,辖区群众“办得成事、消得了怨”的情景将成为常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