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政府
|
|
□ 彭云业
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实施以来,山西省司法厅准确把握行政复议全方位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切入点、着力点、落脚点,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提升监督制约新效能,全力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力地推进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山西省司法厅法律顾问和行政复议专家咨询委员,笔者见证了山西行政复议工作扎实、快速地跃上一个新台阶。 行政复议的主要任务是对已生效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山西省2024年新收行政复议案件1.18万件,同比增长142.8%。充分彰显了行政复议对行政行为合法性、合理性审查功能。 行政复议是基于层级监督的行政救济制度。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既是行政复议的重要任务,也是行政复议的首要功能。申请复议即请求监督,化解行政争议的过程,就是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过程。山西省司法厅在做深做实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同时,综合运用风险提示、错案讲评、案件通报、案后回访、引导行政机关自行纠错等方式,增强了个案监督效能,实现了行政复议的首要价值。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行政复议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健全行政复议体制机制。 第一,健全监督工作衔接机制。行政复议法对行政复议机关和行政复议机构的职责作了明确规定,基于行政复议的特殊层级监督价值,应健全行政复议机构与行政复议机关的监督工作衔接机制,建立行政复议决定书以及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执行监督机制,实现个案监督纠错与倒逼依法行政的有机结合。 第二,厘清信访与行政复议界限。信访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信息网络、书信、电话、传真、走访等形式,向各级机关、单位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的活动,是保持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的重要方式。信访人向信访部门(包括网上信访信息系统)提出申请查处违法行为、履行保护人身权或者财产权等合法权益职责的申诉求决事项,信访部门应当告知信访人向有权处理的机关依法提出。信访人对有权处理的机关、单位的处理决定不服,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第三,增强行政复议工作保障。随着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不断彰显,行政复议案件成倍增长,专业化、职业化行政复议人员队伍的建设,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行政复议委员会的组成和工作,办案场所、装备设施的保障等机制应尽快健全。 (作者系山西省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山西大学法学院教授)

|
|
充分发挥行政复议作用 有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
|
|
|
( 2025-03-2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政府 |
|
|
图为山西行政复议机关针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召开听证会,为申请人和行政机关搭建沟通平台。
山西省司法厅供图 |
|
□ 彭云业
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实施以来,山西省司法厅准确把握行政复议全方位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切入点、着力点、落脚点,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提升监督制约新效能,全力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力地推进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山西省司法厅法律顾问和行政复议专家咨询委员,笔者见证了山西行政复议工作扎实、快速地跃上一个新台阶。 行政复议的主要任务是对已生效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山西省2024年新收行政复议案件1.18万件,同比增长142.8%。充分彰显了行政复议对行政行为合法性、合理性审查功能。 行政复议是基于层级监督的行政救济制度。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既是行政复议的重要任务,也是行政复议的首要功能。申请复议即请求监督,化解行政争议的过程,就是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过程。山西省司法厅在做深做实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同时,综合运用风险提示、错案讲评、案件通报、案后回访、引导行政机关自行纠错等方式,增强了个案监督效能,实现了行政复议的首要价值。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行政复议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健全行政复议体制机制。 第一,健全监督工作衔接机制。行政复议法对行政复议机关和行政复议机构的职责作了明确规定,基于行政复议的特殊层级监督价值,应健全行政复议机构与行政复议机关的监督工作衔接机制,建立行政复议决定书以及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执行监督机制,实现个案监督纠错与倒逼依法行政的有机结合。 第二,厘清信访与行政复议界限。信访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信息网络、书信、电话、传真、走访等形式,向各级机关、单位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的活动,是保持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的重要方式。信访人向信访部门(包括网上信访信息系统)提出申请查处违法行为、履行保护人身权或者财产权等合法权益职责的申诉求决事项,信访部门应当告知信访人向有权处理的机关依法提出。信访人对有权处理的机关、单位的处理决定不服,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第三,增强行政复议工作保障。随着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不断彰显,行政复议案件成倍增长,专业化、职业化行政复议人员队伍的建设,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行政复议委员会的组成和工作,办案场所、装备设施的保障等机制应尽快健全。 (作者系山西省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山西大学法学院教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