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
13 8/13 7 8 9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部分管理部门处置违法行为不及时
· 用一腔热血诠释民族团结真谛
· 江西南丰公安全力护校安园
· 黑龙江讷河着力提升普法工作实效
· 石嘴山红果子供电强化监督检查
· 人人都是主力军 处处都是主战场
· 关注·筑牢反诈防线
· 平安如阳光普照 和谐似清泉流淌

人人都是主力军 处处都是主战场
解读安徽长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背后的成功密码

( 2025-03-2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本报记者 李光明

  从签约到开工用时42天,从开工到投产用时10个月,产值过百亿元用时5个月,过千亿元仅用两年半,这就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安徽省长丰县创造出的“奇迹”;
  素有全国草莓生产第一大县美誉的长丰县,形成草莓新品种培育、种植、销售、采摘等一体化产业链,全产业链产值达110亿元以上,助力农业提质、农民增收、乡村振兴;
  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农户为主体,通过激活乡村发展新动力,着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这是“千亿长丰”的发展路线图。
  “作为省会合肥‘新能源汽车之都’战略的重要承载地,长丰县以‘链式思维’重构产业版图,依托比亚迪合肥基地这一千亿级项目,打造出政企协同创新的县域经济样本,向‘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城’目标全速迈进。”长丰县委书记李孝鸿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长丰有草莓经济、完备的核心零部件产业集群、乡村振兴项目,引领全县实现“摆脱贫困、进位百强、突破千亿、迈向共富”的高质量发展美好图景。
“新能源”牵引千亿“大产业”
  今年,长丰县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暨建设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城大会上,锁定了建设新能源汽车这个主题。长丰县委主要负责人直言,“建设全县全域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城不是某一个镇的工作,人人都是主力军、处处都是主战场,要把任务书变成成绩单”。
  地方政府创新实施“四个一”服务机制:一个项目专班全程代办、一套要素清单提前配置、一项联席会议制度即时解难、一名县领导驻点调度,将传统审批流程压缩60%以上。在土地要素保障上,长丰县创造性采用“标准地+承诺制”供地模式,提前完成基础工作,确保比亚迪项目“拿地即开工”。
  2024年,长丰县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一举突破千亿元大关,整车产量95万辆,在全市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如今,坐拥比亚迪、中创新航等行业龙头企业,弗吉亚、延锋国际、银轮等核心零部件企业,集聚上下游企业220家,长丰县已成功构建从电池、电机到整车的完整产业链。
  今年的“新春第一会上”,长丰县设计了进阶路线:产业规模全国领跑,到2030年,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产业规模力争达到3000亿元;核心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超70%,形成完备的核心零部件产业集群,打造2至3个产值超百亿元的零部件领军企业……未来,这是“千亿长丰”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城的底气所在。
“小草莓”撬动百亿“产业链”
  长丰县素有“中国草莓之乡”的美誉。近年来,长丰县坚持“特”“优”战略,不断做大做强草莓产业,形成了草莓新品种培育、种植、销售、采摘等一体化的产业链,助力农业提质、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目前,长丰县草莓种植面积达21万亩,产量超36万吨,草莓全产业链产值达110亿元以上。
  长丰县智慧农业谷数字草莓示范园种质资源圃内,汇集了全球232个草莓品种。合肥智慧农业谷负责人在数字草莓实验大棚里用手机App熟练地调节,确保棚内保持适宜温度。
  中科合肥智慧农业谷有限责任公司副主任洪勇介绍说,智慧农业谷数字草莓示范园构建了“草莓+科技”现代草莓产业体系,提升了光照效率与作业便利性,不仅人工成本减少,还解决了连作障碍问题,采用基质栽培、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栽培草莓,可使作业负担减轻40%,每亩用工成本减少1000元至1200元。
  水湖镇5万亩、罗塘乡3万亩、左店乡2万亩……在智慧农业谷打造的长丰草莓产业互联网平台终端,一张长丰县草莓“数字地图”清晰呈现,各乡镇草莓种植面积和占比、企业种植面积排名、草莓主要销往区域、辐射带动地区等数据,以图表的形式一一列明。
  长丰县水湖镇镇长陈燕介绍说,水湖镇作为全县草莓大镇,2024年草莓种植面积达5万亩,产量12.5万吨以上,线上销售逾900吨,销售额超4000万元,总销售年产值达20亿元,亩均纯收益近3.5万元。
“小农户”带动乡村“大振兴”
  短短几年,长丰县杨庙镇马郢村从无山、无水、无景的“三无”贫困村变身“网红打卡地”,它的故事很有代表性。
  马郢村村民王义强依托150亩土地,做起了果蔬种植、林下养殖、农业旅游,并开办了马郢第一家现代农业综合性农场,打造了农耕体验、主题餐饮等文创旅游产品,逐渐形成涵盖文创体验、乡村美学、手工制作、劳动实践、科普研学等多业态共融共生的产业生态圈,目前已成为合肥市亲子游、研学游的重要目的地。
  “我们确定了做‘成长教育高地’和‘乡村旅游体验目的地’的目标。”王义强说,每逢周末,到这里来的游客数不胜数,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他们与村民的孩子“结对子”,从帮扶到成为好朋友。
  如今的马郢村已经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并入选安徽省“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首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
  长丰县乡村振兴发展正在加速融合,培育壮大草莓、乳业、稻虾、萝卜等特色产业,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深度助力合肥“种业之都”建设,走好质量兴农、城乡融合、绿色发展、共同富裕、文化兴盛、乡村善治等道路。
  “我们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通过扶持龙头企业,激活乡村发展新动力,擦亮环境底色,扮靓乡村颜值,着力绘就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长丰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卫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