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经纬
|
|
□ 王顺大
宁波公安机关聚焦民营企业最关切问题,发挥职能优势亮实招,持续推动政务服务增值化、营商环境最优化,依法服务保障宁波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以创新安商护企“共富警务”体系护航宁波民营经济发展实现新飞跃。 一是创新共富护企体系促发展。宁波是浙江公安“11087·亲清在浙里”为企服务品牌的发源地。目前,宁波公安已迭代升级安商护企线上系统,升级“市—县—乡镇街道—警企专员”四级警企服务体系和驻外警企联络体系矩阵,实现本地156个乡镇街道全覆盖,形成“一站受理、分级流转、限时反馈”的闭环服务机制。宁波公安将持续深化“11087”共富护企体系,全面推行项目警官制,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刑事知识产权保护试点,促进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切实破解企业治理与服务供需不匹配等制约共同富裕推进难题,为激发民营经济主体活力、提升城市发展动能、保障经济运行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创新风险防治体系保发展。针对区域经济风险,宁波公安与市场监管、工商联等14家成员单位联合共建,实体化试运作宁波市经济风险共治中心,协同推进风险感知、宏观研判等工作。去年以来,推动涉众型经济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6.7%。针对涉企内外部风险,聚力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全国受立案试点建设,完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迭代升级制造业企业商业秘密刑事风险预警感知平台,以“全链条协同”推动“全链条保护”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破解“成长的烦恼”。全面深化清廉民企法治护航专项行动,严打涉企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违法犯罪,依法保护企业、企业家及家庭成员合法权益。聚焦民营企业“信息安全”“系统安全”两个维度,打造网络安全监管一体化平台,提升企业风险感知和安全治理能力。 三是创新涉企服务体系惠发展。出台服务企业“十大举措”、86项服务清单,打造“15分钟办事圈”,实现涉企审批事项全市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48个涉企高频服务事项、80%以上日常所需事项“码”上能办。立足“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在全省率先建立“甬沪”“甬穗”两地口岸签证代转工作机制,创新推出服务外贸企业“甬境助企”专窗,发挥全国首家地检融合移民出入境事务服务中心先行优势,深化外国人工作“一件事”改革,全力助推高水平开放,助力民营企业招商引才、驾船出海,让宁波“地瓜”更方便快捷地将藤蔓伸向全球市场。 (作者系浙江省宁波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

|
|
推动政务服务增值化营商环境最优化
|
|
|
|
( 2025-03-2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经纬 |
|
□ 王顺大
宁波公安机关聚焦民营企业最关切问题,发挥职能优势亮实招,持续推动政务服务增值化、营商环境最优化,依法服务保障宁波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以创新安商护企“共富警务”体系护航宁波民营经济发展实现新飞跃。 一是创新共富护企体系促发展。宁波是浙江公安“11087·亲清在浙里”为企服务品牌的发源地。目前,宁波公安已迭代升级安商护企线上系统,升级“市—县—乡镇街道—警企专员”四级警企服务体系和驻外警企联络体系矩阵,实现本地156个乡镇街道全覆盖,形成“一站受理、分级流转、限时反馈”的闭环服务机制。宁波公安将持续深化“11087”共富护企体系,全面推行项目警官制,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刑事知识产权保护试点,促进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切实破解企业治理与服务供需不匹配等制约共同富裕推进难题,为激发民营经济主体活力、提升城市发展动能、保障经济运行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创新风险防治体系保发展。针对区域经济风险,宁波公安与市场监管、工商联等14家成员单位联合共建,实体化试运作宁波市经济风险共治中心,协同推进风险感知、宏观研判等工作。去年以来,推动涉众型经济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6.7%。针对涉企内外部风险,聚力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全国受立案试点建设,完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迭代升级制造业企业商业秘密刑事风险预警感知平台,以“全链条协同”推动“全链条保护”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破解“成长的烦恼”。全面深化清廉民企法治护航专项行动,严打涉企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违法犯罪,依法保护企业、企业家及家庭成员合法权益。聚焦民营企业“信息安全”“系统安全”两个维度,打造网络安全监管一体化平台,提升企业风险感知和安全治理能力。 三是创新涉企服务体系惠发展。出台服务企业“十大举措”、86项服务清单,打造“15分钟办事圈”,实现涉企审批事项全市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48个涉企高频服务事项、80%以上日常所需事项“码”上能办。立足“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在全省率先建立“甬沪”“甬穗”两地口岸签证代转工作机制,创新推出服务外贸企业“甬境助企”专窗,发挥全国首家地检融合移民出入境事务服务中心先行优势,深化外国人工作“一件事”改革,全力助推高水平开放,助力民营企业招商引才、驾船出海,让宁波“地瓜”更方便快捷地将藤蔓伸向全球市场。 (作者系浙江省宁波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