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学院
13 11/13 10 11 1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算法透明机制的困境与克服:聚焦公众信任的机制重构
· 跨境网络犯罪治理的困境与规范化路径
· 行政争议调解制度创新路径
· 为未来产业创新生态培育提供法律保障
· 应发挥服务协议程序性条款的实际效力

冯晓青谈知识产权制度的有效运用——
为未来产业创新生态培育提供法律保障

( 2025-03-0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冯晓青在《当代法学》2025年第1期上发表题为《未来产业创新生态培育的知识产权制度因应》的文章中指出: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产业被不断改造和升级,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改造和升级,始终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引擎与动力。现代化产业的形成和打造是以面向未来的具有前瞻性、先进性的重大技术变革和创新作为前提和基础的。未来产业是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可缺失的重要新兴产业,其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特别是涉及前沿性、先导性技术甚至颠覆性技术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基于此,我国未来产业的发展,需要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该系统应具有开放协同性、动态平衡性以及竞争与合作的双重性。
  在未来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和创新生态培育中,知识产权制度的有效运行能够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尤其是其内涵的激励创新机制、保护机制、市场机制、促进公平竞争机制和平衡机制,能够有效地促进未来产业领域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的转化利用。知识产权制度的有效运用,有利于维护未来产业安全,为未来产业创新生态培育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针对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在鼓励和保护创新、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利用以及市场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制度创新:首先,建立和完善未来产业底层技术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由于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是未来产业底层技术的根本性支撑,为此,需要建立数据与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规则。其次,建立和完善未来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知识产权保护规则。这些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是前所未有的,亟待通过构建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为未来产业不同领域提供知识产权制度的有力保障。最后,建立和完善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规则。通过上述规则的制定完善,以更好地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