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军事广角
13 7/13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扎根阵地育导弹精兵
· 陈威巍:在传染病一线保驾护航
· 两家公司侵占军事设施
法院审执衔接确保返还
· 党委班子应自觉接受党内监督

扎根阵地育导弹精兵
记火箭军某旅发射营教导员张平坤

( 2025-02-2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军事广角
  图为张平坤带领官兵奋战强能,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本报通讯员 刘明松 摄
□ 本报记者  廉颖婷
□ 本报通讯员 李永飞 向书迪

  火箭军某旅发射营教导员张平坤个头不高、身材瘦削,军事素养却全面过硬,12次在各级群众性练兵比武中获得第一,连续7年获评军事训练一级个人;他性格沉稳、略带腼腆,授课辅导却精彩纷呈,努力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人一事、一车一架,被评为优秀政治教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几年前,张平坤所在旅领导被评为“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当时他暗下决心:军人当如此,奋进向“最美”。
  去年,张平坤用扎根基层铸魂育人、带领官兵争创一流的担当作为,同样跻身“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行列。
  当教导员这几年,张平坤真情真心带兵育人,收获一份沉甸甸的人才清单:全营9人立功,70多人次通过职业资格认证,10多人次实现学历升级,4人在上级比武中摘金夺银。
号手就位必先思想就位
  复杂天候环境、极限生存考验、连续火力突击……一场实战化演练即将打响,担此重任的发射营官兵争分夺秒备战出征。
  “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发射架下,才能确保战斗打响前,官兵思想早已就位。”张平坤说,要让每名官兵都能做到只待一声令下,便可随时出发。
  随时能战、全时待战,是该旅练兵备战常态。作为一线带兵人,张平坤对此有自己的理解:号手就位必先思想就位,带兵人要持之以恒开展铸魂育人工作,让官兵像上膛的子弹,思想上“随时”“全时”做好准备。
  为此,张平坤注重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为战务战职能使命,教育引导官兵坚持政治引领、强化使命担当、埋头苦干实干。
  “理论怎么讲才能接地气?”这是张平坤经常思考的问题。他还记得刚当指导员时,第一堂教育课因为照本宣科,战士们给出“台上热乎乎、台下晕乎乎”的评价让他脸红。
  从那时起,无论在基层任指导员、教导员,还是在机关当干事、干科长,张平坤都坚持用习近平强军思想凝心铸魂,带领官兵创新形成“讲、读、评、创”学习模式,探索走开党委委员讲理论、政治教员讲热点、普通官兵讲体会的“学、研、讲”路子,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
  那年,张平坤担任发射营教导员,当时营里士气不太高。张平坤一报到就广泛开展“谈心交心”活动,深入战士宿舍摘“心理包袱”,走进导弹阵地逐一解“思想疙瘩”。
  战士常少云因在任务中带着班组拖后腿而自责,甚至产生年底退役的想法。张平坤知道他生性要强,便说:“此时退役甘心吗?”
  见常少云有所触动,张平坤双管齐下,一边加油鼓劲,一边加压练兵。经过一年多全面帮带,他们班组排名从末尾垫底一跃成为全旅精准操作评比第一名,4名战士获评等级号手。
  张平坤坚持盯着人做工作,和大家一起把该营带入“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和“四铁”先进单位行列。
  近年来,张平坤两次参加火箭军青年典型走基层活动,也把兄弟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带回单位,开展“官兵互赞会”“成长分享会”等活动,带动越来越多的带兵人坚定一个信念:让教育跟着官兵走、课堂围着战场转成为常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发射架下。
能文能武才有威信威力
  那年盛夏,该旅合成训练考核到了白热化阶段,考核组设置各种敌情特情:营长“重伤”退出战斗、发射阵地屡被袭扰……
  营指挥所里,张平坤紧盯“战场态势”,迅速进行兵力重组、阵地转换,派出思想骨干进行思想鼓动。
  一套组合拳下来,该营官兵在复杂困难条件下圆满完成任务,就连考核组都不禁称赞:“这个教导员,还真有两把硬刷子!”
  其实,考核组对张平坤早有耳闻:当排长,不到一年就进入导弹专业技术骨干行列;当指导员,是全旅唯一连续两年被评为“两长一手”的政治干部;当科长,两次带队参加上级群众性练兵比武,均夺得第一名;当教导员,注重发挥党委领战作用,带领党委“一班人”进行班组训练,建立自学、教学、互学、比学、考学“五学”模式,党委委员人人在备战一线锤炼过硬本领。
  张平坤不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声有色,而且在军事训练中表现优秀。去年,全营军事训练考核,张平坤的成绩总评优秀,给官兵们树立了榜样。
  张平坤全面锤炼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力争成为军事工作、政治工作“两个行家里手”。在他眼里,“能文能武李延年”便是自己崇拜的“星”。
  刚当教导员时的那次“滑铁卢”,让他对能文能武有了更深理解:一方面,指导员、教导员首先要当好指挥员;另一方面,只有服务打仗、保证打赢,“生命线”才能更具生命力。
  那年年底,刚当教导员不久,张平坤第一次带领全营执行机动转进任务,没想到因为特情处置不当、战场环境不熟影响任务完成。
  自身本领不过硬带兵哪来底气?当天训练讲评,张平坤首先进行检讨反思,定下补差计划请全营官兵监督。一番苦学、几经淬炼,张平坤综合素养不断提升。4个月后,参加全旅多轮综合演练考核,在战斗突击、战场鼓动等课目考核中,他的表现十分抢眼,带领官兵圆满完成任务。
  这件事后,张平坤更加坚定地认识到:军事训练有实力,政治工作才有张力。
带出“刀尖子”练硬“铁拳头”
  “把战士带成‘刀尖子’,把全营攥成‘铁拳头’。”这是张平坤带兵育人的感悟。
  张平坤就任指导员后,一直在思考:政治工作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工作,怎么培养?怎么塑造?答案林林总总,但张平坤更看重一点:作为基层带兵人,就要把用真情真心带兵育人作为己任,培养帮带越来越多的官兵成长成才。
  00后战士陆强家境不错,入伍后总想着在部队干几年就退役。张平坤经常鼓励他发挥特长,给大家讲授理论热点、分享学习心得,还鼓励他参加上级组织的理论知识竞赛,并取得第一名。陆强慢慢发生改变,并坚定强军报国理想,主动申请选改军士。
  陆强的转变张平坤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他牵线搭桥,让陆强与被评为“全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的一名高级军士建立帮带关系,用典型示范引领成长。前有标兵引路,后有鞭策激励,陆强不仅成长为训练骨干,还被评为优秀政治教员。
  这些年,在张平坤指导帮带下,先后有30多人次团员青年在各级群众性练兵比武中取得佳绩,他自己也被共青团中央表彰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
  张炳旭曾是张平坤在机关工作时的得力助手。刚到基层工作时,张炳旭打不开工作局面,张平坤便带着他,慢慢教他进行官兵思想把脉、重难点问题会诊,连队建设很快有了起色。
  不久后,上级组织优秀政治教员比武,张平坤和张炳旭一路互帮互助,双双夺得不同组别第一名。此后,张炳旭像张平坤一样铆在一线,探索许多实用管用的实招妙法。2023年,张炳旭参加火箭军政治教员比武获得第一名,被评为一级优秀政治教员。
  有一年,正在野外驻训演练的战士曹敦云得知家乡发生地震,很担心年迈的父母。刚出训练场,他就拨通母亲电话,话筒里传来消息:“放心吧,你们教导员早就打来电话嘘寒问暖了,想得很周到。跟着这样的好领导,一定要好好干!”后来,张平坤又帮曹敦云申请了困难补助,一起想办法帮他家进行灾后重建。
  这样暖心的事,在该营还有很多。张平坤说:“让官兵没了后顾之忧,大家才能眼里只有战场、肩上只有责任、心中只有胜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