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政法
13 3/13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以高水平法治为浙江高质量发展护航添彩
·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努力夯实基层基础
· 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与高等学校合作
· 瞄准四个关键领域 提升检校合作水平
· 去年前11个月全国检察机关开展检察听证16.3万余件次
· 曹琛:“小雨伴我”促进社区治理现代化

以高水平法治为浙江高质量发展护航添彩
访浙江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戴纪

( 2025-02-2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本报记者 赵婕 王春

  近年来,浙江司法行政工作“新”意频出,许多工作成果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新的一年,浙江司法行政工作又有哪些新思路新举措?就此问题,《法治日报》记者近日专访了浙江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戴纪。
  记者:新的一年,浙江省司法厅在以高水平法治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方面,有什么新思路?
  戴纪:新的一年,浙江司法行政系统将一体推进法护创新、法助共富、法促开放、法润文化、法治为民,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实现率先突破,以法治担当办好为民实事,打造更加公正、更加舒心的法治环境,切实做到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法治服务就跟进到哪里,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法护创新,就是要优化创新制度供给,加强“小切口”“小快灵”立法和区域协同立法,开展有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人才有序流动”的政策清理,迭代升级重点产业发展法治风险防范体系建设,深化涉企法治服务“一件事”改革,助力创新浙江建设。法助共富,就是要把法治思维作为推动共同富裕的基本思维,把法治方式作为推动共同富裕的基本方式,按照省委“强城、兴村、融合”决策部署,完善“山区23县”法律服务资源跨区域流动与调配机制,创新涉农法律服务机制,健全促进最低工资制度和工资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落实的法治保障,促进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法促开放,就是要加大涉外法治统筹协调力度,建立健全涉外法治风险防范机制,探索建设全省统一涉外法治综合服务应用场景,全力构建涉外法治综合服务人才队伍矩阵,加速打造涉外法治大协同工作格局,以法治的确定性应对风险的不确定性。法润文化,就是要加强文化保护、活化利用等法治保障,重点推进法律文化历史遗迹的研究、保护和利用,积极探索“法治+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部署实施“万场法治文化精品进基层”三年行动,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促进公民法治素养在实践中养成。法治为民,就是要全面规范加强律师、公证、仲裁、调解、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行业管理,深化“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开展“公证规范优质”行动,推动法律服务更优质、高效、便捷,提升企业和百姓法治获得感。
  记者:浙江是“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国家试点。请谈一谈这项改革的进展和下一步的打算?
  戴纪:“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牵涉多部门行政执法事项整合、体制机制重构、力量优化下沉、数据共享治理,关乎企业和百姓切身利益。试点以来,我们坚决扛起使命、锚定先行目标,迭代执法目录、整合执法队伍、打通执法平台、完善制度体系,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当前,浙江省委、省政府已制发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有关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文件精神的实施意见,并进行专题部署。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行政检查整合优化上“做加法”、扰企扰民上“做减法”,持续擦亮“综合查一次”执法品牌,构建“四统一、五规范”执法工作体系。“四统一”,就是统一平台,推进业务部门原监管系统涉行政检查功能“应停尽停”,依托省统一平台实现执法过程“全程在线、留痕可溯”、执法数据“统一汇聚、统一治理、统一共享”;统一机制,加快建立计划统筹、吹哨响应、指挥调度、联合会商等机制,推动部门“分散化”执法向政府“一体化”执法转变;统一行动,依托综合执法办、执法指挥中心、数字执法和监督平台,加强跨部门联合执法组织实施;统一形象,统一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清理不适格执法主体,规范执法用语和行为,编制现场应急处置操作规程,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公信力。“五规范”,就是规范检查事项、检查内容、检查频次、检查流程、检查文书,深化“亮码检查”,推行多部门“一表通查”、简单事项“委托查”,实行行政检查预告制度,稳定监管预期。总的来说,我们希望通过构建这样一个工作体系,从整体政府的角度靶向治理好多头、重复、低效检查问题;从企业的角度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强化“好的不查少查”的正向激励;从社会的角度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群众工作,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不断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记者:护航浙江民营企业高水平“走出去”,有哪些具体举措?
  戴纪:浙江是外向型经济大省,我们将积极发挥职能优势,护航浙商高水平“走出去”。构建浙商走出去“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体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整合司法行政各类资源,联动相关部门职能,构建企业从准入到退出“全生命周期”的法律服务链,帮助企业防范各类法律风险。搭建浙商涉外法律服务平台。成立“浙商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加强与国内律所在国(境)外的分支机构、国外知名法律服务机构合作,线上线下结合,搭建海外浙商法律服务网络,为浙商“走出去”提供法律咨询、尽职调查、商事调解、法律风险预警、域外诉讼(仲裁)帮助等服务。提升涉外法律服务水平。健全涉外法治人才联动培养机制,建强用好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加强高素质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培养,为推动涉外法律服务提档升级做好人才储备。实施一流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培育工程,引导律所和仲裁机构持续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探索深化法律科技应用、加快引育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提升竞争力、影响力和服务能级,推动浙江省成为浙商解决国际商事纠纷的首选地。
  记者:近年来,浙江司法行政工作“新”意频出。请问,新的一年,浙江在创新深化方面有什么打算?
  戴纪: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是浙江工作的鲜明标识。近年来,我们坚持以“新”突围、以“新”制胜,持续推动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在改革创新中有机融合、整体跃升,努力打造让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法治建设成果。新的一年,我们将进一步总结凝练经验做法,加强基础支撑、迭代流程机制、强化数字赋能,聚力打造9个法治精品。重点突出三个“精”:在服务需求感知上突出精准。部署开展“法育青蓝”专项行动,推动“立执司守”贯通联动、协同发力,联合学校、镇街、社区,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法治保障机制,加大工作投入,努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蓝天。针对初创型、成长型、成熟型等不同发展周期企业的特点,探索涉企执法服务并重模式,积极营造让企业放手发展、放心发展、安心发展的法治环境。在服务机制创新上突出精细。深化“一起来立法”改革,完善程序制度设计、强化数据关联分析、健全意见处置反馈,推动普通群众、专家学者、基层执法人员等各类群体广泛参与,力争每部立法都能汇聚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探索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等其他监督协作配合,构建数字化监督模型,以“无感督察”释放“有感效应”,更好发挥法治督察利剑作用。在服务产品供给上突出精心。全面推进法务集聚区建设,充分集聚律师、公证、鉴定等法律服务资源,广泛引入金融、保险等泛法务资源,积极争取会展等配套资源,最大化释放优质服务资源集聚效应。实施涉外公证减证便民惠企专项行动,推行减少证明材料、减少办理时间、减少办证成本、增加服务供给“三减一增”举措,力争实现涉外公证办理县域100%覆盖、“最多跑一次”率达80%以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