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13 1/13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1 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法治“软环境”成为发展“硬底气”
· 以政法所能服务发展所需
· 最高检持续提升重罪检察办案质效
· 不断深化做实内部挖潜 持续提升审判工作质效
· 最高法发布依法惩治利用网络敲诈勒索犯罪典型案例
· 整治网络秩序势在必行
· “魔丸”觉醒,岂容版权被侵?
· 努力创建高水平开放条件下全国最安全地区
· 邯郸公安守护古城“年味儿”
· 加快推进新时代政法工作现代化

最高法发布依法惩治利用网络敲诈勒索犯罪典型案例

( 2025-02-1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本报北京2月11日讯 记者张昊 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6件依法惩治利用网络敲诈勒索犯罪典型案例。此次典型案例的发布,旨在标明网络行为红线,告诫不法分子网络绝非法外之地,违法犯罪必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涉及制造、散播网络谣言敲诈勒索,利用网络敲诈勒索未成年人,编造事由向网络平台商家恶意索赔敲诈勒索,制造、散播负面信息并以有偿删帖方式敲诈勒索,以“裸聊”为诱饵敲诈勒索等多种敲诈勒索新型犯罪手段。典型案例中,犯罪手段虽升级,但本质上仍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威胁、要挟手段迫使他人基于心理强制交付财物,对于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构成敲诈勒索罪的,人民法院坚决依法从严惩处。
  据介绍,近年来,跨境“裸聊”等网络敲诈勒索犯罪呈现出团伙化、链条化、国际化的特征,一些不法分子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敲诈勒索犯罪仍为其提供资金、场所、技术等方面的帮助,促使此类犯罪滋生蔓延,必须坚持全链条打击、全方位惩处。人民法院审理此类案件时坚持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一方面,重点惩处团伙犯罪中的组织者、策划者、指挥者和骨干成员,该判处重刑的,坚决依法重判。另一方面,对具有从犯、自首、坦白、立功等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的,依法予以从宽处理。
  此外,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发现,有的敲诈勒索被害人因为害怕隐私暴露不敢报警,有的被害单位因自身存在问题怕被追责或影响生产经营不愿报警,导致一些犯罪行为没有被及时制止和打击。最高法通过此次典型案例的发布,指明依法维权路径,鼓励网络犯罪被害人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及时报案寻求公安、司法机关的帮助,勇于拿起法律武器与违法犯罪作斗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