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春走基层
|
|
□ 本报见习记者 郑淳心 □ 本报记者 赵 颖 □ 本报通讯员 刘俊辰 1月22日,正值北方小年,北京街头年味渐浓。 北京首都机场T2航站楼大厅内人流如织。15时55分,由西雅图飞往北京的海航HU496刚刚落地。此时,在航站楼入境口岸,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执勤六大队的执勤组已提前就位。 执勤六大队国门女警执勤组副组长陈旭告诉记者,从上岗的第一天起,师傅就叮嘱她,要时刻准备以高效专业的态度迎接每一位旅客,既要守护国门的安全与尊严,也要努力提供温馨贴心的服务。 来自北京边检总站执勤六大队的杜希铭,早早站在“特别通道”前等待旅客们的到来。“特别通道”专门为老人、儿童、残障人士等设置,方便他们更快捷地通过。看到一家人推着儿童车走到入境检查点,杜希铭连忙走上前去,微笑着指引他们走“特别通道”通过。 执勤途中,有旅客向杜希铭寻求帮助,她始终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执勤六大队的民警可以说各个“身怀绝技”,共精通二十多门外语,可以随时随地与外国旅客进行无障碍交流。 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更好地为旅客们提供出行服务,工作之余,杜希铭还将自己的播音爱好与工作相融合,作为“主播”出镜在北京边检总站的微信视频号上,为旅客们送上贴心实用的出行贴士和法律法规宣讲。 在杜希铭的身旁,还有一位名副其实的“老兵”——北京边检总站六大队执勤二队教导员崔玉建,他同样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从1998年进入首都机场工作至今,这位老民警已经坚守岗位二十余年,从青丝到白发,他在日复一日川流不息的机场边检工作中,见证了时代的脉动与发展。 “看到这些年轻人,我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崔玉建感慨道。他回忆说,自己当年刚参加执勤时,边检工作还都是靠人工完成的。“一本本护照,我们都是用眼睛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又一遍”。 如今,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边检工作模式也迎来了全新变革。但不变的是,一代代民警对于岗位的坚守和工作的热忱。 这份工作要求24小时都要有人在岗,所以在北京边检总站民警的眼中,没有“节假日”的概念。杜希铭告诉记者,自己参加工作4年,也4年没有回家过年了。每年的春节,都是和六大队的战友们一起度过。 北京边检总站执勤六大队政委贡海潮告诉记者,春节假期期间,为积极应对出入境高峰,提升旅客通关体验,北京边检总站备足执勤警力,开足查验通道,全力确保出入境旅客高效顺畅通关。 不知不觉间,窗外已华灯初上。机场大厅内,人们思乡的脚步也越走越快。年,更近了。时光流转中,北京边检总站的民警们用自己的坚守与奉献,书写着这个时代的青春之歌。 国门之下,“警”色如画。
记者手记 在采访中,作为国门的守护者,北京边检总站的民警们身上所传递出的那种温柔又坚定的力量,让记者颇为动容。 一天的采访结束,已是夕阳西下。而机场航站楼内,依旧灯火通明,人来人往。远远望去,民警们的身影在光影交错中仍在奔忙不息。他们的青春,在国门下熠熠生辉。他们的故事,还将在这里继续书写……

|
|
国门之下 “警”色如画
|
|
|
|
( 2025-02-1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新春走基层 |
|
|
图为北京边检总站执勤六大队民警杜希铭(中)正在为旅客提供帮助。
本报通讯员 刘俊辰 摄 |
|
□ 本报见习记者 郑淳心 □ 本报记者 赵 颖 □ 本报通讯员 刘俊辰 1月22日,正值北方小年,北京街头年味渐浓。 北京首都机场T2航站楼大厅内人流如织。15时55分,由西雅图飞往北京的海航HU496刚刚落地。此时,在航站楼入境口岸,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执勤六大队的执勤组已提前就位。 执勤六大队国门女警执勤组副组长陈旭告诉记者,从上岗的第一天起,师傅就叮嘱她,要时刻准备以高效专业的态度迎接每一位旅客,既要守护国门的安全与尊严,也要努力提供温馨贴心的服务。 来自北京边检总站执勤六大队的杜希铭,早早站在“特别通道”前等待旅客们的到来。“特别通道”专门为老人、儿童、残障人士等设置,方便他们更快捷地通过。看到一家人推着儿童车走到入境检查点,杜希铭连忙走上前去,微笑着指引他们走“特别通道”通过。 执勤途中,有旅客向杜希铭寻求帮助,她始终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执勤六大队的民警可以说各个“身怀绝技”,共精通二十多门外语,可以随时随地与外国旅客进行无障碍交流。 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更好地为旅客们提供出行服务,工作之余,杜希铭还将自己的播音爱好与工作相融合,作为“主播”出镜在北京边检总站的微信视频号上,为旅客们送上贴心实用的出行贴士和法律法规宣讲。 在杜希铭的身旁,还有一位名副其实的“老兵”——北京边检总站六大队执勤二队教导员崔玉建,他同样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从1998年进入首都机场工作至今,这位老民警已经坚守岗位二十余年,从青丝到白发,他在日复一日川流不息的机场边检工作中,见证了时代的脉动与发展。 “看到这些年轻人,我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崔玉建感慨道。他回忆说,自己当年刚参加执勤时,边检工作还都是靠人工完成的。“一本本护照,我们都是用眼睛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又一遍”。 如今,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边检工作模式也迎来了全新变革。但不变的是,一代代民警对于岗位的坚守和工作的热忱。 这份工作要求24小时都要有人在岗,所以在北京边检总站民警的眼中,没有“节假日”的概念。杜希铭告诉记者,自己参加工作4年,也4年没有回家过年了。每年的春节,都是和六大队的战友们一起度过。 北京边检总站执勤六大队政委贡海潮告诉记者,春节假期期间,为积极应对出入境高峰,提升旅客通关体验,北京边检总站备足执勤警力,开足查验通道,全力确保出入境旅客高效顺畅通关。 不知不觉间,窗外已华灯初上。机场大厅内,人们思乡的脚步也越走越快。年,更近了。时光流转中,北京边检总站的民警们用自己的坚守与奉献,书写着这个时代的青春之歌。 国门之下,“警”色如画。
记者手记 在采访中,作为国门的守护者,北京边检总站的民警们身上所传递出的那种温柔又坚定的力量,让记者颇为动容。 一天的采访结束,已是夕阳西下。而机场航站楼内,依旧灯火通明,人来人往。远远望去,民警们的身影在光影交错中仍在奔忙不息。他们的青春,在国门下熠熠生辉。他们的故事,还将在这里继续书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