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政法
9 3/9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辽宁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法院铁军
· 强化欠薪治理合力 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 多元解纷案例库上线并向社会开放
· 去年侦办网络违法犯罪案件11.9万余起
· 发挥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推动检察工作行稳致远
· 把“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任务落深落实
· 自觉接受监督广泛凝心聚力 携手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
· 护社会稳定绘祥和画卷
· 基层法庭庭长的一天

两部门联合发布依法惩治恶意欠薪犯罪典型案例
强化欠薪治理合力 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 2025-01-2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本报北京1月22日讯 记者张昊1月22日,在临近春节之际,最高人民法院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5件依法惩治恶意欠薪犯罪典型案例,进一步强化劳动者权益法治保障,指导各地执法司法机关做深做实治理欠薪相关工作。
  建筑行业恶意欠薪案件往往涉及劳动者人数众多,拖欠劳动报酬数额较大,是治理欠薪的重点领域。办理此类案件,需要切实强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司法机关工作合力,确保“三个效果”有机统一。本次发布的任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是依法惩治重点领域恶意欠薪犯罪的典型案例。该案中“以逃匿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行为方式较为常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及时立案调查、收集固定相关证据材料,为后续司法认定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人民法院切实履职尽责,充分发挥刑法威慑和教育功能,督促行为人积极履行支付义务,实现劳动者权益保障与当地社会稳定的“共赢”。
  本次发布的某信息公司、冯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是依法惩治恶意欠薪单位犯罪的典型案例,人民法院依法严惩一审宣判前仍不履行支付义务的被告单位,对被告单位负责人判处实刑,彰显宽严相济“严”的一面,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有效惩治、震慑恶意欠薪者。在翁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中,人民法院对欠薪数额、人数相对较少,未造成严重后果,且在公诉前付清劳动报酬的行为人依法免予刑事处罚,体现了宽严相济“宽”的一面,引导行为人尽早履行支付义务、最大限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还体现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司法机关畅通行刑衔接,完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推动欠薪矛盾实质化解。在邓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中,人民法院依法严惩执行领域恶意欠薪行为,做实追赃挽损工作,兑现劳动者胜诉权益。在某旅游公司、王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中,人民法院在审理期间积极协调被告单位足额支付所欠劳动报酬,并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通过对被告单位负责人适用缓刑,促进企业恢复经营、健康发展。
  据介绍,近年来,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人民法院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完善执法司法政策措施,持续加大治理力度,强化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合力,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2020年至2024年的5年间,全国法院共审结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6200余件、生效判决人数6200余人。随着各项政策举措的落实落地,大部分劳动者能够顺利拿到劳动报酬,治理欠薪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下一步,最高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扎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强化欠薪治理重大部署,加强对下指导,进一步强化欠薪治理合力,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切实服务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